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七三章 產業(2/2)

作者:陽電字數:7048更新時間:2019-04-13 22:05:09

    當然其中很有一些行業領域,在他看來,是沒有前途的夕陽產業,分析的價值寥寥。

    同樣是聯邦的經濟部門,在I大潮中,有些飛黃騰達、有些卻瀕臨消亡,興衰的大趨勢與業內人士是否努力並不相幹,也和其本身的科技層次沒多大關聯。

    那究竟是哪些產業,終有一會消亡呢,一言蔽之,就是哪些產業體係中的頂層。

    在人工智能來勢洶洶、機器持續取代著勞動者的當今時代,一切為人、特別是普通人提供服務、產品的行業領域,都頹勢盡顯,前景更不容樂觀。

    譬如汽車,聯邦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大約二十年前,年產量近一千五百萬輛的汽車工業,還是聯邦工業體係裏的大戶,不僅自身的年產值高達數千億聯邦馬克,還帶動了上下遊的大量經濟實體,那時候的聯邦,汽車產銷都十分旺盛,資本賺的盆滿缽滿,勞動者也收入頗豐。

    但這種好光景,也就是維持了約十幾年而已。

    在西曆148年的當下,按統計數據,聯邦汽車產業的年產量已跌破七百萬,不僅如此,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都是載貨汽車、工程車與特種車輛,而傳統強項——乘用車,從SUV、轎車到大中型客車都一路下滑。

    乘用車產量的比重,從早年間的百分之九十滑落到百分之五十七,對應的產量,則從一千三百萬驟降到不足四百萬輛。

    乘用車產量急劇下降,並不是,聯邦民眾忽然間又習慣了用腳走路。

    而是在經濟危機的前兆中,民眾收入銳減,不僅沒錢出行、也少了很多出行的理由,即便還有些交通的需求,此前多少年積累的龐大汽車存量,經過修修補補,也足以暫時支撐慘淡的局麵。

    四百萬的現年產量裏,其中,大多數都是共享電動車,包括夏洛特研發中心裏的這一些,都是如此。

    至於其他產品線,從A級(緊湊型)轎車到級(中大型車)再到SUV的所有細分市場,規模都縮減到讓很多品牌洗手不幹,隻有皮卡和E級(超豪華型車)市場的規模與多少年前大致仿佛。

    購買皮卡和E級車的家夥,可想而知,在今都會是些什麽貨色。

    汽車產業凋敝,一葉知秋,所有為普通人提供產品、服務的行業領域,基本上都哀鴻遍野,殘存的企業也隻是勉強維持。

    但也有少數企業,譬如早年間投產del係列電動車的巨頭,處境暫時還好。

    方然負責的FSI實施項目,就包含該公司自行研發、投產的“乘用車APS”工程,他的具體職責,是檢驗、核查FSI體係在這一“自產機”裏的應用,是否符合專家組的規範計劃書。

    具體到工程的運轉,也需要驗證,係統是否能與FSI無縫銜接。

    這種工作,白了,一切枯燥而重複的內容,都可以用FFRI-I的巨型機加軟件來進行。

    專家組的任務,則是充當聯邦當局的“體係管理員”,切實把控越來越龐大的FSI標準體係,將一切盡在掌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