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八九章 穩定(2/2)

作者:陽電字數:6896更新時間:2019-04-21 22:28:41

    在卡奧*海因裏希所處的時代,人,是社會生產的唯一中軸,任何生產活動都無法脫離勞動力、脫離人而單獨存在。

    而有產者的布局,也緊密圍繞“人”這一因素而展開,通過雇傭勞動,榨取剩餘價值,將資產主義的曆史先進性與原罪展現的淋漓盡致。

    身處那樣的時代,即便海因裏希也沒辦法料想到:

    有朝一日,人類社會的絕大多數生產活動,可以完全脫離人而存在。

    當生產過程脫離了人,無數勞動者被從生產過程的核心一腳踢開,進而,不再掌握先進的生產力、甚至根本不具備生產力,工場主和有產者就無須再顧慮民眾的想法,無須考慮民眾的訴求,進而,無須在意民眾的生存、抑或毀滅。

    在人工智能大踏步前進、不斷剝奪勞動者崗位的今,取代資產主義的,也不會是另一種更先進的生產關係。

    不會是公社主義,而是形式上更退化、更落後,卻更適應時代的奴隸製。

    “新時代的奴隸製”,不管世人怎樣看待,這種製度,的確正在埋葬萬惡的資產主義。

    西曆148年的聯邦,這一趨勢,正在表現的越來越明顯,資產主義特有的擴大再生產、生產與消費落差,乃至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這些現象正變得越來越微弱。

    社會生產的目標,越來越偏離社會全體成員的需求,而聚焦於頂層的需求。

    這一變動的直接後果,是宣告了“擴大再生產”的終結:

    社會生產的組織,有了明確而具體的目標,就是滿足頂層、有產者、工場主的需求,而這些需求,不論數量、質量還是發展趨勢,都相當明確,可以被人工智能武裝起來的生產體係所預測、把握,而後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進行生產活動。

    為滿足頂層的需求,一方麵,APS甚至APS,是必須要有的。

    另一方麵,則是目前生產體係對人的需求,從科學研究到工程實踐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的需求,也被納入社會生產的框架體係之內,“奴隸”們的任務是維持龐大生產體係的運轉,獲得的報酬,則是自身生活需要的滿足。

    在此基礎上,不論頂層、還是奴隸,無法被AI機器所滿足的一切需求,則由“奴仆”來加以滿足。

    頂層,奴隸,奴仆,關係怪異的三位一體,構成了今的聯邦社會。

    這其中,奴隸為所有人提供產品,奴仆為所有人提供服務,頂層則直接躺贏,歆享奴隸與奴仆提供的產品與服務。

    除此之外,不屬於以上群體的民眾,則被幹脆利索的一腳踢開。

    頂層坐享其成,奴隸與奴仆日夜辛勞,這樣的景象,在資產主義時代的聯邦,也是司空見慣的尋常景象。

    那麽新時代奴隸製與資產主義的區別,究竟在哪裏呢:

    在於奴隸製的穩定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