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査惱? 總值(2/2)

作者:陽電字數:6786更新時間:2019-04-27 23:21:30

    表麵上,對一個獨立的經濟體,要全體成員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總體上維持穩定,GDP增長率並非一定要大於零,哪怕GDP長期紋絲不動,也不過是明經濟毫無發展,每年的產出仍然還有,不過就是下一年的產出相比上一年沒有任何增加罷了。

    然而現實中,考慮到資產主義社會的規律:財富的兩極分劃不可逆轉,有產者對勞動者的壓榨和掠奪並不會因經濟停滯而自動終止,情況就會比想象中更嚴重。

    一旦經濟停滯,年產出相比以往沒有增長,勞動者在這種經濟體中的境遇,就會越來越慘。

    因此,對任何實行資產主義的經濟體而言,但凡要維持社會穩定、避免動亂,就必須追求一定的經濟增長率。

    不僅如此,越是資產主義猖獗的國家,對GDP增長率的追求,也越迫切。

    在這樣的經濟體中,有產者、頂層的胃口格外驚人,每年都要求在原資產的基礎上平添巨額利潤,獲得很可觀的增長率,否則就要套現立場,為了滿足這一群體的血盆大口,經濟的增長也就成為某種硬性的任務。

    實行資產主義的聯邦,毋庸置疑,曆史上也曾長期處於這一階段。

    物是人非,連續近十年的GDP縮減,卻沒有在聯邦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一方麵顯然是因為經濟活動的變遷,讓很多物資流轉不再體現為GDP,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聯邦有產者不再追求利潤,而將興趣轉向“自產機”這樣的實打實財富。

    利潤,曾經為有產者所狂熱追逐,原因無他,資產主義的大魚吃魚遊戲裏,不這麽做的家夥一概都要被殺出局。

    但是在頂層日益勾結的今,追逐利潤,就退化為一樁可有可無的消遣。

    取而代之的,則是在物質資料生產層麵的競爭,誰掌控的“自產機”更成體係,規模更大,技術水平更高,誰就是聯邦經濟領域的巨頭,相比之下,曾經呼風喚雨的金融資本,則蛻變為一種有產者彼此交易的結算手段。

    在這種態勢下,觀察聯邦的GDP就沒什麽用,根本無法把握經濟。

    而直接反應生產運行的指標,從發電量,輸電線路負荷,到年度新增算力(Flps),網絡覆蓋積(ep*Bps),再到固定資產投資額,主要原材料消耗量,這些實打實的數據才更能反映聯邦社會的發展態勢。

    以上所有的數據,一言以蔽之,在過去十年間始終呈增長的態勢。

    這些數據的加權統計,按ASA給出的算法,方然發現,觀察社會體係中的實體部門、領域,在過去十年間的年均增長率高達8~85%,明實體經濟的總規模,在這十年裏一共有了16~6倍的增長。

    十年翻番,對體量龐大的聯邦經濟,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

    按國際組織的統計,預測,像聯邦這樣的發達國家,各領域的發展程度已經十分完備,一般年份的經濟增長率幾乎不可能超過%。

    十年累計下來,總的增長,至多也就是1倍左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