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一五章 驅逐(2/2)

作者:陽電字數:6692更新時間:2019-05-07 23:02:21

    他們知道,橫亙在自己所在之群體與自由王國之間,那看似堅不可摧的高牆,正在從內部迸發一道道裂痕,執掌勞動者所創造之暴力機器的有產者們,終將喪失對體係的控製權,繼而,如同被逐出宿主的寄生蟲般絕望掙紮。

    繼而,在冰冷的絕望中,結束毫無意義的可恥一生。

    信息技術的全麵滲透,不可逆轉,紅桃皇後般的人類世界裏,拒絕自動化、智能化就意味著落後,意味著被消滅。

    控製權的爭奪,結局,也一樣的無可更迭。

    任憑有產者們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動用一切殘忍而無恥的手段威逼脅迫,將不幸曝光的勞動者投入監牢,甚至秘密殺害,也隻能收獲表麵的平靜,和虛假的和平。

    而他們所幻想的,擁有百分之百忠誠度與可靠性的中央控製機,隻需ID與秘鑰就能執掌聯邦、決定廣袤大地每一個角落將要發生什麽事的“神祗之杖”,則注定隻能是一場無法具現的幻夢。

    身在FFRI-I,以聯邦政府雇員的身份,為頂層效勞,托馬斯*安生的一切活動也蓋莫如是。

    1485年春夏之交,在幾個月的緊張籌備之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正式向FFRI-I提交了數據總量超過1Byes的項目計劃書,接下來,則由委員會花費約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對各大機構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

    這種審查,理論上的目標,是一切為維護聯邦政府的權威。

    “全產機”的控製權,究竟屬於誰,既然由聯邦的產業巨頭們分片包幹、協同運作,似乎就很容易回答。

    然而考慮到當局的背後金主,事實的歸屬,就一下子變得十分複雜。

    站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立場,上麵很早就吩咐托馬斯*安生,認真研究當局授權FFRI-I發布的技術明,具體而言,要搞清楚“全產機”體係的次級節點,究竟要將接口與功能模塊文檔開放的什麽程度,才能符合聯邦政府的標準。

    然後,遍布聯邦乃至世界各地的IB研發機構,再在這一標準之上做文章。

    聯邦政府與產業巨頭的博弈,落實到技術層麵,又會再摻入I工作者們的自身意願與抉擇。

    如此雜糅的項目計劃書,大量的技術細節,托馬斯所率組根本沒辦法逐一掌控,而隻能通過體係的邏輯架構,排查主要路徑上的重要模塊,並將主要精力放在SS、安全與控製係統上,保證整個體係的可控性。

    直白的講,按公司上層的意思,一整套APS次級節點的運作,都要在公司所指定控製人的掌握之中。

    這種要求,原則上,利用信息技術領域的一些成果,是很容易滿足的。

    從密碼學到網絡安全的若幹學科領域,在計算機、網絡與人工智能的安全性方麵,積累了大量成果和豐富經驗,至於應用,在龐大的聯邦互聯網中,近十年來的重大安全事件數也一直在下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