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六九章 等效(2/2)

作者:陽電字數:6730更新時間:2019-06-01 23:14:13

    要評價大腦的處理能力,顯然,應該選擇最優秀的頭腦,來作為標尺。

    不過以人的一生之短暫,生命的不同階段,大腦的狀態也會動態變化,同樣的,要衡量出大腦的算力上限(下限顯然是0),就需要尋找蓋亞表麵最傑出的專業人士,將其工作能力與計算機相比較,再根據計算機的算力來得出結論。

    即便如此,在衡量大腦能力方麵,這一方法仍然是十分勉強、價值可疑的。

    大腦與數字式電子計算機,在基本架構方麵,區別很大,前者可粗略的當做一台有機材料構成的模擬式計算機,這種構造的運行過程,與後者截然不同,能否用後者的算力、處理能力等指標去衡量前者,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

    何況這種辦法,一般而言,隻能確定大腦算力的下限,而(幾乎)不可能測得其上限。

    這一判斷,原理其實並不複雜,但即便信息技術領域的行內人,也不一定明白,甚至在曆史上還得出過很多錯誤的結論。

    譬如,將構成人腦的約一百四十億個神經元,與電子計算機PU中的一百四十億個晶體管相比擬,進而認為人腦的等效算力,就差不多相當於晶體管規模14,000,000,000的PU之算力。

    且不論神經元與晶體管在功能上的本質區別,單看一看微電子、集成電路的進步,就會知道這種類比方式很荒謬。

    隨著技術、工藝與設計的進步,同樣的一百四十億晶體管,不同年代設計並製造出來的PU,實測算力的差別還是比較大,對比Inel公司在十年前和今的產品,同樣數量的晶體管,所能實現的算力差距至少在三~四倍。

    PU的算力,顯然不能隻用一個“晶體管數量”來衡量,又怎能以此度量大腦呢。

    這還僅僅是硬件的情形,不僅如此,軟件方麵同樣有類似的情況,同樣的功能,任務需求,采用的軟件架構與算法不同,所需的算力也會有一些差異。

    最後則是本質的缺陷,時至今日,類似科學研究這樣的尖端任務,仍然隻能由人、而無法由計算機來完成,那麽在缺乏同性質之計算機的情況下,就沒辦法用等效法去衡量科學研究者大腦的算力。

    考慮到所有這一切條件,就不難理解,對曾頻繁出現於媒體的所謂“預測”,關於人腦之處理能力的新聞、消息,方然都會一笑置之。

    大腦的等效算力,二十年來,在聯邦的網絡、媒體上,數字已變動過不知多少次。

    預測數字,從最初的10GFlps,到後來的100G、1Flps,再到後麵一些更誇張的數字,總體而言,基本上這一指標每年都會增長。

    原因很明顯,超級計算機的算力,一直在持續提升;

    而能夠完全模擬人類思維、能夠取代大腦的AI,任憑一代代研究者如何努力,卻始終未曾問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