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八六章 圍棋(1/2)

作者:陽電字數:6930更新時間:2019-06-07 23:51:33

    “計算機模擬人的意識活動”,與“計算機從事人的科學研究”,兩者彼此等價,這應該算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發現。

    至於原因,梳理一直以來的思路,答案其實很明顯。

    迄今為止出現的計算機係統,單論速度,遠遠超越了人腦的等效算力,這樣講並沒有原則性的錯誤,雖然直到今,人類仍未弄清人腦的計算能力,但根據人與計算機在完成典型任務時的表現,也能得出一個大致的判斷。

    從自動駕駛,到同聲傳譯,再到19*19路的圍棋對抗,計算機在一項項任務中勝過了人類,對應的人腦算力之上限,也在不斷提升。

    但這種提升,不僅在理論上無法一直持續,在實踐中也一樣辦不到。

    與現代計算機類似,人腦,可以粗略的看做一台通用計算機,內置大量任務的算法,雖然隻有大腦、腦/植物神經係統這兩個不對稱核心,也就是實際上的單線程,但通過執行不同的任務算法,可以完成許多截然不同的工作。

    功能多樣,但,並不能用一係列任務的等效算力之和,作為人腦的預測算力。

    正如計算機的算力,決不能用運行所有算法時體現出的算力,簡單疊加,這是一個很淺顯的低級錯誤。

    故而估測人腦的(最大)算力,隻需盤點所有能被計算機替代的任務中,哪一種所需的算力最大,而在I領域極大發展的今,要做到這一點,相比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前的情形,更要容易得多。

    譬如圍棋,曾經令人工智能束手無策,甚至一流AI都無法戰勝人類業餘圍棋選手,在十幾年前才逐漸逆轉。

    時至今日,在劇變的大背景下,圍棋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已很遲緩。

    原因用不著多解釋,在新時代奴隸製的簡單再生產態勢下,作為人類的一種精神活動,對生產體係並無任何助益、而僅僅隻是頭腦鍛煉與消遣的圍棋,早已淡出AI研究者的視線,這方麵的研究接近停滯,也是再正常不過。

    資產主義社會中,一切社會活動,歸根結底都是利益在推動。

    到了新時代的奴隸製,情況,是稍有改變,不排除某些頂層對圍棋是饒有興致,願意投入資源進行一些研究。

    但,在AI棋力已經碾壓人類的這時代,少數頂層、有產者對圍棋的興趣,很容易被已有成果所滿足,繼續研發更強棋力之AI的動機幾乎不複存在,近十年來,AI棋力的進步幅度也的確很有限。

    即便如此,到了西曆1489年,圍棋AI的棋力早已遠勝於人。

    進而,用圍棋AI所需的算力,來衡量同等棋力之人的大腦“算力”,其可信度也一直在提升,精度也隨之亦然。

    原理是很顯明的,人類,其中的頂尖棋手,哪怕並非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下棋、思考棋術,認為其大腦的算力峰值,會出現在執行“對弈”這件事的時候,這假設是十分合理而難以辯駁的。

    繼而,同等棋力AI所需的算力,就可以大致當做棋手之腦的等效算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