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八七章 科研(2/2)

作者:陽電字數:6852更新時間:2019-06-08 13:13:19

    科學研究,前沿領域的探索,尖端技術的開發,仍然必須由人來主導,即便計算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今日的一切高新科技研發,離開超級計算機的強大算力都無以為繼,但在研究過程中,計算機所充當的仍然是“算仆”,隻是研究者用來加快計算速度,縮短研發周期的工具。

    原則上講,今的一切科學技術之研究,完全擯棄計算機,照樣可以進行下去。

    隻不過研發的速度,會慢到令人完全無法忍受,科學家窮極一生、雇傭海量計算勞工,也沒辦法等到計算結束、驗證自己的理論是否正確。

    計算機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這與成為主導根本就是兩回事。

    正因如此,在社會劇變的這時代,聯邦的無數勞動者才沒有被頂層徹底拋棄,被成批趕進毒氣室,而是暫時維持一種微妙的、尚可維持的平衡:

    無數勞動者失去工作、苟延殘喘,其中的一部分精英則(暫時)還有工作,衣食無憂。

    數量龐大的底層,多少還得到一點救濟、勉強維生,以巨大的基數,多少總能夠為生產體係提供一定數量的精英勞動者,隻待眼前的科學研究者們逐漸老去,死亡,就可以進入生產體係,繼續為頂層服務。

    在生化仿真人的衝擊下,頂層——奴隸——奴仆之三元體製,奴仆的地位岌岌可危,數量持續減少,而被大量的生化仿真人取而代之。

    這一趨勢,在幾年前就能觀察到,除從事“人文藝術”的奴仆外,普通服務者均前途堪憂。

    奴隸群體的地位,則兩極分化,大量普通勞動者陸續被踢出生產循環,從事尖端科技研發的高端人才則安穩如山。

    這樣一種大趨勢,長遠看來,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現在還不好。

    方然並不在乎什麽“長期趨勢”,事實是明擺著,第三次蓋亞大戰很快就將到達“臨界點”,繼而,在雙方動用戰略核武器後,事態就將演變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整個人類世界都將迎來又一次翻地覆的劇變。

    世界命不久長,長遠趨勢,也就隻能是一種虛無縹緲。

    相應的,計算機究竟能否取代人,從事(真正的)科研工作,或者究竟要發展到什麽樣的程度才能做到這一點,則是根本性的重大問題。

    真正的科學研究,毋庸諱言,並非若幹年前人們以為的那樣,隻要經過專業、係統的教育,在生產體係中從事一些無關體力、無關交際的工作,就算是投身於科學技術,恰恰相反,彼時的大量所謂技術崗位,進行的都是些程序性的勞動。

    隨著I技術的滲透,應用科學與計算機程序的結合,讓這些崗位上的人被迅速淘汰。

    真正的科研,要麽是前沿領域的探索性工作,要麽是極端複雜局麵下的技術應用,總而言之,一切以計算機是否能取而代之為準則:直到今,聯邦的超級計算機與AI,能未能將托馬斯*安生、萊斯利*蘭伯特等人踢出生產循環,就是“計算機尚力有不逮”的有力證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