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二四章 遷徙(2/2)

作者:陽電字數:7474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34

    然而正是這“希望”,今,身為大區管理員、執掌數百萬武裝機器人的男人,並沒辦法提供給治下的一千萬貧民。

    希望,總之是心態,是人的意識活動之特有狀態,要提供可沒那麽容易。

    而倘若沒有希望,一個人,一個群體,生存狀態必然堪憂,對此有一句話概括的很到位:

    “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

    這句話,如何理解,方然並不想從文學角度剖析,他想的是哲學層麵。

    本質上講,這句話,並不是一句文人墨客的有感而發,而是在敘述這樣的現實,人,有著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性,不妨借鑒卡奧*海因裏希的精辟陳述,“最蹩腳的建築師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

    與最靈巧的蜜蜂相比,建築師,哪怕再蹩腳的,也具備蜜蜂所不具備的“預見力”。

    其下意識的行為,不論蹩腳、還是高明,幾乎一切都著眼於行為的遠期效應,而非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時效應。

    換句話講,一個心智成熟的人,言行舉止,行為決策,幾乎都是為了在或近或遠的將來獲得收益、規避損失,現在的行動,是為了將來,而這種還未到來、卻有預期的“將來”,就是人們口中所的“希望”。

    什麽叫有希望,白了,就是要有未來;

    而這正是當今世界,今的人類文明,最缺乏的一種東西。

    將無數貧民集中到定居點,衣食住行,都有起碼的保障,解決一千萬民眾的最基本需求,是物質層麵的拯救。

    但是在精神層麵,希望,卻是一切物質條件都難以催生,甚至無法催生的存在。

    身為管理員,NEP大區的掌控者,自己又能對貧民一些什麽呢,經曆過蓋亞大戰,全麵核戰與激烈內鬥的無數民眾,所有這些浩劫的幸存者,哪怕再頭腦愚鈍,也不難憑借經曆與見聞,產生出“當下形勢極其嚴峻”的判斷。

    何況頭腦愚鈍者,又如何能從一係列的劇變中幸存。

    但凡幸存至今,貧民,多少總是會有些智慧,更容易看透這一點,繼而心生絕望。

    這種絕望,用不著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擁有過人的頭腦與膽識才能看破,而是但凡在貧民中隨波逐流、經曆坎坷,便能從自己與周圍難友的遭遇中,明白所在階層的處境。

    繼而,猜到自己的明,大概會怎樣。

    從幾十年前一直到今,從經濟危機,社會秩序名存實亡,到第三次蓋亞大戰,有活力組織橫行霸道,再到管理員自相殘殺,城門失火池魚遭殃,聯邦大地的無數民眾,從被壓迫者變成累贅,又從累贅變成看客,最後從看客變成圈養的牲畜,處境每況愈下。

    反抗的能力,也隨之被一削弱,越來越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時至今日,定居點中的生活,從遍布監控頭到武裝機器人的一切,都在清楚無誤的向貧民們表明:

    你們已不再是人類,而是管理員出於某種考慮,才圈養起來的動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