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二五章 用教(2/2)

作者:陽電字數:7282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34

    節約資源,鑽研技術,為人類延續而與異性-結合,直到迎來文明複興的那一。”

    自圓其,貌似有理,或者就是一堆廢話,不管定居點內的貧民如何看待,別無選擇、且洗腦下,這套辭也遲早會落地生根。

    進而,一邊嘲諷自己的行為,方然也讓通用型AI在定居點內,設置懺悔機構,供貧民在每日勞作之餘,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教義,是否問心無愧,進而在Eily形象的蓋亞女神麵前叩拜,口中念念有詞。

    這景象,有如癔症集體發作,但也無妨,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為控製定居點,貧民們一不需要種地,二不需要做工,除在服務機構工作、或者去學校進修外,也沒其他事做。

    在定居點營造教義氣氛,進而,逐漸讓貧民接受這套理論,方然著實在這方麵花費了不少時間精力,隻因麾下的人工智能,不論“看門狗”、ASA還是通用型AI都不擅此道,擯棄人文條目的FSI體係也無法讓AI具備這一能力。

    一切親自策劃,繼而,在屏幕上看到一幕幕場景:定居點的管理者,效命於阿達民的傀儡,充任主教,帶領一群民眾舉行教義儀式。

    場麵何其荒唐,方然想到的則是其他方麵。

    他第一次意識到,在“定居點”這種型社會的管理、運行上,目前還得要依賴人力。

    社會,具體而言,今的人類文明,在核戰之後的北大陸是否還存在;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的問題。

    倘若將目光投向NEP大區、乃至其他大區必然也有的貧民聚集地內,似乎存在著社會,但其是否能稱得上“文明”,甚至是否有資格算得上“社會”,方然卻並無把握下判斷。

    進而,也無法準確的出,人類文明是否今尚安在。

    一萬人也好,一千萬人也罷,在集中式定居點被“圈養”起來,就能保存人類文明嗎。

    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文明究竟是什麽呢,FSI體係對人文藝術條目一概擯棄,方然手中的資料,幾乎完全來自於“看門狗”,從曆史古籍到(曾)流行歌曲的數據量十分龐大,這些都是文明的印記。

    但現在他卻遭遇了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

    人文藝術領域的數據,並不似科學技術,可以自然而然的嵌入FSI體係。

    進而,倘若一直這樣沉睡在服務器、存儲陣列中,待到文明消亡,這些數據、符號與圖形所組成的龐大的訊息,就將“死去”,無法再被後來者理解。

    哦,所謂後來者,其實根本就是“那個人”自己了。

    隻存儲數據,沒有特定的社會環境、文明背景,一切人文藝術領域的成果都將被“脫水”,這種麻煩,在之前若幹年的蟄伏過程中,方然從未想過,雖然憑借理性的思考,他已經意識到人類文明的前途恐怕並不美妙。

    但也隻是事到臨頭,真的直麵定居點內無數貧民頂禮膜拜的情形,才忽然間意識到這一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