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二八章 關押(2/2)

作者:陽電字數:7152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35

    這,並非定居點內的居民,自律能力飆升,也非教義發揮了莫須有的作用,而是在100%發現、100%打擊的體係之下,任何犯罪都成為了一樁賠本買賣。

    但凡理性之人,權衡利弊,也不會再貿然犯事,而會友好協商解決。

    至於在這一體係之外,另有某些因素,會讓人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譬如酒醉,譬如葉子,在定居點就完全管控起來,嗜好者隻能在指定地點有限攝入,並原地等待,隻有在血液濃度、意識程度檢測達標後,才準予離開。

    不僅如此,諸如高糖分、鹽分食物的過量攝入,長遠看來對健康不利,損失可用人口、增加醫療支出,也會嚴格管控。

    衣食住行,定居點內的每一項日常,看似沒有任何法條約束,實際都處於“一句話規則”的約束範圍內,在這種態勢下,豈但犯罪,其他任何不利於個體、進而也不利於總體的負麵行為,都將逐漸在定居點中絕跡。

    不過除此之外,以上千定居點的規模之大,AI也特別注意到一些極端案件,並非“一句話規則”能夠杜絕。

    這一點,瀏覽過報告後,方然就想到聯邦曆史上的諸多案例。

    一言以蔽之,法條,判決,監獄,乃至刑場,理論上也無法百分之百杜絕犯罪:

    因為某些人類個體,他們、或她們的意識活動,本身就是扭曲的,隻要有任何機會,就將不顧一切的犯下駭人聽聞的罪行。

    不管怎樣一定會犯罪,這些人,有如蟄伏於世的惡魔。

    但方然卻明白,這些危險分子中的絕大多數,其實也是受害者,是罪惡在人間的“代際傳遞”:出於種種悲慘遭遇,危險分子的童年往往曆經創傷,成長過程中缺乏引導,才會一步步走上犯罪的不歸路。

    這,並非是在為罪犯開脫,而是在陳述“代際傳遞”的客觀現實。

    要從根本上遏製這一現象,在舊時代,哪怕聯邦這樣的超級大國都力有不逮,甚至根本未觸及問題的實質。

    舊時代的任何工作,都有能力要求,稍微正經的工作更需要資質、證書,唯有“父母”這一職位,卻沒有任何門檻,多少不幸的孩童,就是在這樣一些漫不經心、甚至心狠手辣的監護者手下,度過淒慘的童年,埋下一生的陰影。

    而聯邦社會,從法條到實踐的一係列環節,拘囿於現實條件與陳舊觀念,也沒有為孩童撐起一張安全的防護網。

    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數孩童,被侮辱,被虐待,被扭曲,被漠視。

    待其長大、進入社會,不僅會危害他人,甚而還會再繁衍,再將這惡傳給無辜的下一代。

    這種情形,簡直就是莫大的惡,絕不能容忍其在定居點內重演。

    對策,是簡單明了的,身為管理員而沒有任何一絲掣肘,方然的決策是“隔離”,將定居點中的危險分子甄別出來,關進編碼NEP_A100~NEP_A110的定居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