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四二章 智力(1/2)

作者:陽電字數:7120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38

    模糊的結論,卻反映了科學的立場,智力,與很多特性一樣,本來就不是一個能將各種影響因素涇渭分明、彼此割裂的量。

    迄今為止,圍繞人類意識、智力的研究,仍然無法確切的指出,人的認知能力究竟是怎樣實現的,自我意識的產生,乃至於智力的表達,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微觀過程在發揮作用,進而,更無法闡明智力水平高下的由來。

    至多隻能通過觀察、測量與分析,嚐試度量一個人的智力。

    來諷刺,人,區別於一切自然界之物質,也區別於其他任何生命形態的本質特征,正是建立在自我意識之上的智慧,然而這特性,卻又是那樣的不可捉摸,那樣的難易度量。

    IQ,Inelligene_Quaniy,是通行於舊時代的智力度量體係,隻是一種建立在莫須有之假設上的“百分比模型”。

    撇開其主觀性、模糊性與不穩定性等諸多缺陷,其最大的弊端,在於IQ隻是一種“百分比”,原則上隻能表征同一時代、同一測試體係的被測者之智力高下,隻能橫向比較,而無法縱向比較。

    從這一角度,IQ的高低,並無法反映不同時代之人的智力高下。

    但,不管這一體係有多少缺陷,作為人類智力水平的粗略度量工具,仍尚堪一用,也正是這樣的體係,讓方然意識到:

    自己與那些頂尖科研人才,科學家,學者,有多麽巨大的差距。

    但事實就隻是這樣而已嗎。

    IQ,四十年來,先後也測試過很多次,數值在少年時期一直上漲、在成年後趨於穩定,和大多數測試者的趨勢一模一樣,且顯著的低於人類中的頂尖人物,那些IQ動輒140以上、甚至更高的精英。

    但話回來,倘若IQ真能決定智力的高下;

    為什麽成為管理員的,是自己,和一些智力未必頂尖的同行,而不是治下科研機構裏,那些IQ超高的科學家。

    倘若是因為“術業有專攻”,研究自然科學領域的才們,無緣參與競爭。

    那麽如果從一開始,選擇同樣的路,自己,又能否做的和那些IQ超高的才們一樣好,甚至……甚至做的比他們更好呢。

    想法完全不切實際,科研,絕非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做,這是一種常識。

    但為什麽科學家們能做,自己,卻(幾乎)絕對無法替代,無論如何都無法取代克羅格*文特爾,赫伯特*西蒙,理查德*費曼,去從事其在特定領域中的卓越工作,並不是因為分身乏術、或者精力有限,而是自己的能力根本就不夠。

    能力,歸根結底,著落在IQ的差距上也一點沒錯。

    然而這種能力,不論用“智力”、IQ還是“才能”來稱呼,又究竟是什麽呢。

    時間,一過去,NEP大區的地下生活波瀾不驚,起居日程安排有序,在吃飯、洗澡的時候,方然經常會陷入思考。

    其中很多次,放任思緒神遊,他還會漸生一種奇怪的念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