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四二章 智力(2/2)

作者:陽電字數:7120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38

    科學研究,創造性的智力工作,越是尖端,就越困難,除刻意削弱的I領域之外,當今時代任何一個學科領域的最前沿,都遠遠超出自己的能力,這樣的研究,自己都完全無法做到、甚至無法理解,而全憑科學家們的奮鬥。

    同樣是人,僅僅是IQ、經驗上的一些差距,就會導致如此巨大的差距。

    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尚且這樣大,更遑論今的計算機、AI與人類研究者,差距隻會更大。

    但是為什麽,今的超級計算機之算力,是如此強大,1ZFlps級別的超級計算機就快要被製造出來,AI的發展,早已讓自動駕駛、實時傳譯和戰術協同成為一樁輕鬆的任務,為什麽科學研究卻不可以。

    這種任務,與其他類型的任務相比,究竟哪裏不一樣。

    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組合,直到今,也無法進行創造性的科技研發,方然並不意外。

    早在核戰前,他就多次思考過這一問題,繼而敏銳的意識到“創造性研究”是一項極其危險的特性,且不現在的計算機係統,距離這一目標還很遙遠,哪怕有基礎,貿然進行這方麵的研究也等於是在自戕。

    創造性的科學研究,事實上,等同於“自我意識”,兩者間並無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但現在,他糾結的並不是這一問題,而是在此基礎上退了一步,計算機無法替代人類科學家,這似乎不難理解、也能接受,那麽人替代人呢,為什麽也不可以。

    一個近乎愚蠢的問題,細細想來,卻並非沒有價值。

    科學研究,絕非隨便抓一個什麽人就能進行,尖端科研人才的培養,更加不易,科學的戰場上往往沒有“數量換質量”,在學科前沿探索中,一大群平庸的研究者組織起來,也無法與一個頂尖人才相抗衡,這是很尋常的現象。

    究其原因,智力,必定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但智力究竟是什麽呢,IQ值,隻是一個無量綱的百分比數據。

    現實中評價一個人的智力高下,最可靠的辦法,還是著落在其完成複雜工作,尤其是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能力上。

    所以可以這樣講,科研能力越強,就明IQ越高、繼而明其智力越高,是嗎。

    這會不會是在倒因為果呢。

    西曆149年春,旅居地下世界的方然,一直在斷斷續續思考這問題,之所以會如此,固然有NEP大區秩序恢複、平穩運轉的因素,另一方麵,他也直覺般的意識到,這問題對自己的長遠目標有重大大的意義。

    一位傑出科學家,為何無法為一個普通人所取代,思考這種問題,方然並無不切實際的奢望,指望從治下的一千餘萬民眾之中,隨便抓人去搞研究,也沒有打算自己投身於科技前沿,包辦所有領域的探索研究。

    這種事,站在腳踏實地的立場上,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無需浪費時間。

    那麽又是因為什麽呢:

    原因,他隻想知道原因,僅此而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