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六九章 風險(2/2)

作者:陽電字數:6716更新時間:2019-09-08 23:58:51

    這時,克隆體的大腦內,是否會有意識的存在呢。

    如果有,那麽,這手術就相當於將兩個“自我意識”的載體連接在了一起,這是人類迄今為止從未麵對過、也沒思考過的情形,當兩個意識的硬件基礎緊密相連,意識,會有什麽感覺,接下來又會發生一些什麽。

    兩個意識,是否會發生融合,還是會井水不犯河水一般,這都需要做試驗。

    相比於暫時沒有成果的計算機外聯,種植腦組織,眼前的風險、效果與預期表現都更優,方然卻猶豫了幾秒,他在思考另一種可能。

    目前的研究,人腦、與種植的腦,其間的確有意識流動的情況,但這種技術,不用,顯然存在腦組織的來源與其壽限等不能忽視的風險,提供者的自我意識,會不會侵蝕接受者的意識,種植的腦組織,使用壽命也無法達到永恒。

    即便這一切都得到解決,出於某種考慮,方然也很難服自己接受這一續命術。

    直覺在提醒他,這樣一代代延續的實驗者,名義上或許可以自己正在實現“永不下車”,實際上,其能力卻斷然無法逾越人腦的極限。

    人腦,隻要材料、架構與微觀結構不變,就幾乎無法具備與今人類之腦更強的能力。

    將意識在一代代腦中“傳遞”,固然有希望造成自我意識的永存不滅,但,能力則始終拘囿於人腦,而無法有任何的提升。

    時間流逝,自身能力卻一點沒變,這恐怕並不足以應對漫長歲月中的各種威脅。

    解決的辦法,倒也不是沒有,像今NEP大區這樣的節奏,一邊培養科研人才,一邊研發強人工智能,這暫時還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相比之下,還是人腦的自身屬性,讓方然心裏沒底。

    人腦,一代代的替換下去,不論是腦種植的替換過程,還是腦的正常使用過程,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剔除風險,考慮到腦的細胞結構,這種風險,事實上一點也不,在蠻長歲月裏積累起來,遲早會讓風險大到不可接受。

    白了,自己的意識,禁錮在一具血肉之軀內,這隻是無可奈何,而不是欣然接受。

    但凡有能力擺脫這具身體,以另外一種更可靠、更穩妥的方式存在,都值得一試,對計算機外聯的方向,方然也不想輕易放棄。

    與血肉之軀的人體、人腦相比,計算機的特點,是“永不出錯”。

    實際運行中,計算機係統並不會一點錯都沒,但追溯本源,卻必定能定位到某客觀條件,或者粗心大意的程序員。

    這特性,對研發“強人工智能”是阻礙,對以服從命令、效盡職責為目標的傳統計算機係統而言,卻是一個基本正確的斷言:

    計算機永不出錯,如果有錯,必定是這計算機的設計、製造、維護與使用者犯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