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29章 露胎(2/2)

作者:天牛行空字數:4864更新時間:2019-03-06 09:48:02

    胡思亂想中,有服務員將他拍的那隻龍泉窯觀音佛龕拿了上來,被一塊拿上來的還有那幅大癡款的山水畫。

    看到這兩件物件,陳笑煙連忙拍了拍徐景行的手臂:“徐大哥徐大哥,快給我講講這兩件寶貝,剛才你都沒講清楚。”

    徐景行端起茶杯悠然自得的抿了一口,反問:“怎麽沒講清楚?”

    “你還沒說這隻佛龕為什麽是元代的呢,”陳笑煙的記性倒是好,把之前的話茬兒記得這麽清楚。

    這個時候,徐景行也不打什麽玄機了,笑道:“很簡單,從釉質、胎質、底座以及雕刻技法還有開臉來判斷,要知道,元代的龍泉窯是龍泉窯的巔峰,跟宋代比,各方麵的技法更成熟,比如說這個底座,在燒製的時候,宋代會在下邊仿一塊墊餅或者托珠,而元代則多采用盂型墊具,這樣在燒製出來以後留下的痕跡也是不一樣的,宋代的底座無釉且底座較厚或者留有珠子形的痕跡,而元代的則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整體形態類似於常說的澀圈。”

    澀圈是指一些瓷器在采用疊燒模式前為了避免釉質黏連,從而將盤碗類器具的內底部的釉質刮掉所形成的刮痕,這種燒製模式多應用於普通甚至劣質陶瓷器中,在高端瓷器中並不常見,而且澀圈多出現在盤碗類的內底上,而不是外底上。

    而徐景行說得龍泉窯的外底形態類似於澀圈,隻是指形似,實際上形成的原因和工藝完全不同,元代龍泉窯在底足留下的類似於澀圈的痕跡是因為采用了盂形墊具的原因,並不是主動刮出來的,而且這種類似於澀圈的痕跡並不一定是圓形的,就像他手裏的這件佛龕一般,這所謂的“澀圈”的形狀就跟佛龕的形狀一樣是不規則的長形的。

    “就這?”陳笑煙還有點不太信服。

    “當然不止,”徐景行笑笑,指了指佛龕中的觀音:“看看這隻觀音的開臉。”

    “你說,脫胎工藝?”

    “嗬嗬嗬,說脫胎也可以,不過準確的工藝名稱是露胎,”徐景行笑著糾正了陳笑煙的說法,所謂的露胎就是沒有施釉將胎質直接顯露出來的瓷器工藝,“這種工藝在宋代還沒有開始流行,尤其是宋代的龍泉窯全是那種厚厚的釉質全身覆蓋的模式,因為宋人更看重釉質本身,喜歡那種如玉一般的釉質,隻是這種工藝應用在普通器具上沒問題,使用在這種刻花類瓷器上就比較日你故意糊臉,也就是說厚厚的釉質會把雕刻出來的紋飾遮掩住,使得人們欣賞不到那精美的刻花,尤其是應用在比較注重開臉的神佛像上時更是如此,為此,到了元代以後,工匠們開發出了這種露胎工藝,直接避免在神佛的頭部施釉,這樣就能更好的顯現出神佛的麵部細節,當然,也有的神佛是全身無釉或者半身無釉,但不管怎麽樣,這種工藝因為其不太完美的原因隻在元代流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