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65章 桐剪秋風(3/3)

作者:天牛行空字數:7664更新時間:2019-07-28 01:38:42

    一層是賈府大院,這個不用全部雕刻出來,但可以通過四麵的出廊和一條蜿蜒而過的沁芳溪從側麵表達這一點,用垂花門和小溪做封口,一動一靜間形成一個封閉的小空間,也就是秋爽齋這個大院子,當然,不能少了門上的牌匾,不過秋爽齋門口的牌匾是“桐剪秋風”,這是書中寫到的。

    這個大院子裏有梧桐、芭蕉、假山、小亭子、花圃等等點綴物做點綴,不至於讓碩大的院子看起來顯得空曠。

    第二層就是院子正中央的曉翠堂。

    在古代,富貴人家的大廳是很講究的,台階到門內之間也別有天地,最起碼有一道兩米寬的遊廊,越有錢,這遊廊可能就越寬,雖然是有限製的,但總比一般人家的遊廊要寬上那麽幾分。

    而在遊廊這個銜接院子和門內的遊廊上,同樣是一層空間,這裏的雕梁畫棟桁架鬥拱柱頭鋪作月梁牛腿等建築構件都各有精彩,或雕“五福”“福壽”“仙鶴”“蘭芝”等吉祥畫麵,或繪“八仙”“壽星”“仙鹿”“王母”等圖案,總之各有各的講究,越是富貴人家就越講究。

    不但這些死物有講究,活人同樣有講究,大戶人家在這裏招待客人或者吃飯的之後,肯定有丫鬟婆子在這裏小心伺候著,少則一兩人,多則五六人。

    徐景行沒有在這裏安置太多的丫鬟婆子,隻是一左一右放了一個丫鬟一個婆子,畢竟在原著中沒有描寫這點,他想放幾個就放幾個,看起來合情合理就行。

    所以他隻放了兩個,但這樣無關緊要的小人物也不是說隨便放這兒就可以了,這種大場麵裏,每個人物都是有作用的。所以在他的設計中,門口這一個婆子一個丫鬟也在笑,但笑的幅度不大,而且是躲在門外屋內人看不到的牆後湊一塊笑,還有交頭接耳的跡象,隻是因為麵朝內,所以看不到麵孔。

    這就是第二層的景象,從院子純粹的寫景引入人物,雖然隻是兩個丫鬟婆子,但已經解開了一點點主題:笑。

    過了這一層就是第三層,也是最後一層,曉翠堂的大廳。

    這曉翠堂的大廳可就有講究了,為什麽?因為書中有重點描寫。

    為什麽會重點描寫這個出場次數並不多的院子呢?因為這裏是探春居住的地方,人探春再怎麽沒存在感,那也是十二金釵之一,賈家大小姐之一,身份在那兒擺著,住的地方肯定不會太差。

    所以在書中寫到“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也就是說秋爽齋這個院子裏的三間屋子是連通的,大廳和臥室隻是用屏風之類的物件簡單擋了一下。

    然後在這個三間連通的大屋子裏有“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這張大案子上擺著“各種名人法帖”“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樹林一般的毛筆”,另一邊有一個鬥大的汝窯花囊,花囊內插著鑲水晶球的白菊,西牆上更掛著米襄陽的《煙雨圖》和顏魯公的對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