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77 持刀以迫(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0216更新時間:2019-06-30 15:59:46

    老實,郗鑒也好奇若完全將淮南這種做事風格代入徐州,究竟能給徐州帶來怎樣的改變。

    這種提綱在每一個與會者麵前案上都擺了一份,幾名郗鑒的親信翻起來一看,其中許多條目不要是進行討論,單單看到就讓人覺得觸目驚心。

    比如在民政方麵繞不過去的一個坎,那就是丈量耕地和清點籍民。類似土斷政令,早年在徐州不是沒有進行過討論,但每每無疾而終。

    如今再次被淮南都督府提出來,而沈維周其人又是公認的強勢,尤其在大勝而歸、盛譽滿身的情況下,相信更加不可能做出妥協,很有可能會激化徐州的人地矛盾,令人憂心忡忡。

    在場幾人都是郗鑒心腹,立場上自然偏近於郗鑒,在察覺到當中隱患後,便難免從各方麵做出暗示,唯恐郗鑒遭受連累而晚節不保。

    但郗鑒對這些暗示俱都充耳不聞,隻是示意會議繼續進行。他覺得沈哲子不應該這麽簡單,若一味隻知用強而不遷就人情的話,那就實在太魯莽了,不要繼續向北開拓,哪怕維持當下的局麵都不可能。

    江北各鎮權柄雖然畸形壯大,但所涉也脫離不了軍、財、民三項。

    淮南既然打算全麵介入徐州事務,自然不可能在枝節上做文章,首先便直指根本,那就是土地。

    “民生根本,在耕在桑,無耕無以食,無桑無以衣,農本荒廢,諸用匱乏。是以,地不能閑置,民不能流外。如是二者俱備,王事焉能不廢?”

    杜赫這一開場白,乃是老生常談,雖然引起共鳴,但也無濟於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重要是該要怎麽解決問題。

    “往年災重,生民被迫離鄉。永嘉至今,將近二十載。淮上生民,離鄉困頓,不得不因於簡陋,雖多客居,但時至今日,有郗公高賢坐鎮,善加撫慰,民亦鹹安。此時若再斧鑿鄉野,隻恐饑寒之災複起啊!”

    徐州的問題,難就難在生民托庇大大的鄉宗,而那些鄉宗又彼此勾連牽扯,各自占據住規模不等的人口和土地,由此基礎組織起鄉勇兵丁。至於如今,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頑強的體係,想要從外部打破,談何容易。

    “我等王臣,既領王命,自不可以民弊為功。生民既然慣於便利,也是上下欣慰。但若止於世風時俗,則又難免疏於王化。幸在各方鄉土,不乏鄉望賢長,若是任之督民職事,以其德澤鄉裏,應也是一善政。”

    杜赫聞言後,便笑語道。

    席中徐州人等聽到這話,眸中俱都閃過異彩,就連郗鑒也流露出頗感興趣的樣子,開口問道:“督民職事?郡縣自有官長施政治民,鄉願卻優劣莫辨,使其督民,隻怕有些不妥吧?”

    杜赫迎上郗鑒的目光,開始講解起這所謂鄉賢督民的詳細舉措。

    其實所謂的鄉賢督民,起來就是閹割版的宗主督護製。

    曆史上,北魏作為五胡之中的後起之秀,雖然軍事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在漢化程度和統治基礎上,卻遠遜於內附已久的匈奴、羯胡,甚至都比不上在石趙羽翼下發展多年的氐羌,尤其是在基層統治方麵,完全就是一片空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