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391 孫承宗的收弟子信號】(2/5)

作者:軒樟字數:15810更新時間:2019-06-30 16:15:42

    韋寶將提舉韋家莊的書函交給孫承宗。

    孫承宗將書函擺在一張桌案上,工工整整的同其他人一樣,寫上姓名,籍貫,職務,並取下自己腰間的印章蓋上,並且還打上了指模。

    “韋公子,這樣可以了嗎?”孫承宗笑著將書函交給韋寶。

    韋寶看了一眼,孫承宗的字跡娟秀,倒有點娘裏娘氣,而且位置也很不醒目,放在眾人之後。但孫承宗這三個字,似乎帶有某種魔力,即便字跡不醒目,位置不醒目,仍然能教人一眼看見!

    這就是名望的力量。韋寶暗忖,這下有了一大幫遼西遼東世家大戶的聯名提舉,又有了孫承宗大人的簽字鈐印畫押,我看看魏忠賢還有什麽理由不給自己辦,收了自己那麽多銀子,自己還將主要的幾個大太監都打點好了,你們不能光收銀子不做事啊!

    “多謝督師大人!督師大人的字真漂亮。”韋寶順其自然的讚美了一句。

    孫承宗輕輕地撫了撫胡須,笑道:“我的字不行。不過,我對儒家修身倒是有很多體會。夫修聖人之道,貴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為人之主宰,亦為宇宙天地萬物之主宰。故象山與陽明繼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說之後,力倡“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我一體”,與明道“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之說,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與“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等心佛一體、佛與眾生一體之說,實深為高遠矣!惟欲真能達到宇宙與吾心一體及天地萬物人我一體之無上境界,不能說以會得此理、說得此理即能達到,須從心地上性地上切實作工夫,腳跟確實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與物冥、理與事冥、性與道冥、道與天冥”之神聖境界,渾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無內外,無將迎,無物我,無動靜;此則已至由太極而無極境界矣!”

    韋寶一汗,怎麽又開始胡扯起來了?孫承宗不是個文人嗎?這麽愛談修身之道?什麽意思?

    “大人對儒學研究的深度,非我能領悟的,恕我愚鈍。”韋寶微微一笑,一個馬屁砸過去,雖然不是特別的感興趣,卻顯出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

    韋寶雖然沒事的時候,也愛愛看看儒家道家的各種文章,學習學習,尤其喜歡中庸之道。

    但如果要說養身修身,韋寶已經學了正宗太極拳太極棍了,何必還研究你儒家養身修身的一些理論?

    孫承宗見韋寶感興趣,似乎很高興,接著道:“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務者,外求其道於天下萬事萬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於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故求其道於吾心,自可普萬事而無或遺。孔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足以為道。”《經》曰:“道在爾躬。”“道在爾心。”豈遠乎哉?餘故常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用佛家語意說則“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當體即得。是故與其倡“心即理”、“性即理”,遠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備該萬理,萬理皆歸一道。自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軻止,聖聖相傳,皆言道而不言理,傳道而不傳理。所以然者,以舉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舉理字,以立理學,除標新立異別開路徑而外,豈有他哉?韓愈力倡道統之說,宋儒意欲創“理統”以繼“道統”,井求之於禪釋;且後分裂道術,各執一端,而有程朱陸王之千古公案,紛爭不息,延及各家門人,亦複互相攻訐,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事,一經各立門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辯而理愈紛,理愈爭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謂“無事生事”、“無爭生爭”者也。”

    韋寶這句話算是聽懂了,點頭道:“不錯!“無事生事”、“無爭生爭”,最是壞事。”暗忖東林黨不就一幫這種貨色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