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14 不知道算不算大禮包】(4/5)

作者:軒樟字數:16426更新時間:2019-06-30 16:15:50

    從天命年間開始牛錄就漸漸不是軍事單位,而是行政戶籍單位,每出兵則從各牛錄中取若幹人別成軍。這些自牛錄中抽來的人,挑選出來最能打的勇士為巴牙喇兵,馬甲為阿裏哈超哈兵。

    披甲人:分為馬甲和步甲兩種。後金常規軍力,也就是主力為職業軍人,不納糧、不耕種,數量為“三丁抽一”:“每牛錄滿洲三人中許一人披甲,以六十名為常數。”

    按照五萬左右的“人丁”數計算,主力約1.5萬人左右,稱為“披甲人”。又由於“披甲人”出征期間會帶上若幹“廝卒”(即阿哈)協助搶掠,即看管財物、俘虜,所以如果一萬“披甲人”出征,那整個隊伍就不僅隻有一萬人不過由於“廝卒”是奴隸,所以不算在“人丁”以內,故沒有嚴格規定帶多帶少,隻能估算。

    如果按照每個“披甲人”帶一兩個“廝卒”計算,一萬披甲人出征,那的規模將達到2到3萬。

    巴牙喇兵是從滿蒙各旗牛錄中挑選出來最能打的勇士。當時一個牛錄行政單位要提供十七名巴牙喇兵,而一旗所轄牛錄,少者十餘牛錄,多者四十餘牛錄,因此各旗巴牙喇纛章京,所轄巴牙喇兵,少者二百多人,多者也不過六七百人,但多是極為精銳的部隊,因此在奴廷裏的位置也頗為重要。

    不過巴牙喇營出征時也未必足額。因此奴營中采用每牛錄多少兵、多少巴牙喇的計數法。如崇德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清兵從密雲縣北牆子嶺毀牆入明境,分為四路,令纛章京圖賴率右翼每牛錄巴牙喇兵一名,及喀喇沁每旗巴牙喇甲喇章京一員,從嶺之右側步越高峰而進。(崇德三)崇德元年十二月,清太宗親征朝鮮,二十一日聞朝鮮四道合兵來援,遂選八旗每二牛錄巴牙喇一人,每兩旗甲喇章京一員,以阿爾津統之截其來路;又遣巴牙喇纛章京鞏阿岱等率每牛錄巴牙喇一人往助多鐸。

    建奴這個時期的騎兵戰術已經發展將臻爐火純青的境界,將領親衛、戰場偵察和反偵察輕騎兵、戰術預備隊、戰場憲兵等作用,配合的相當完善。

    這是建奴入關之前的軍隊情況,另外還有一股漢人降兵是單獨配置的,叫天佑兵、天助兵。

    1633年孔耿之亂,孔有德及耿忠明跨海降後金,所餘殘部遼東東江兵編為天佑兵。1634年尚可喜攜麾下東江諸將、轄下五島軍資器械航海棄明投金,部隊被封為“天助兵”,發還被俘人口,封總兵官;東江兵戰力極高,曾數次大勝八旗軍。在丁卯之役中,三戰三捷,殺固山三、牛鹿八人,斬六千餘級。使得擁有數萬驕兵悍將的鑲藍旗精銳喪盡,即使休整兩年也未恢複元氣,其餘參戰後金軍也多有損失。耿忠明更親自打出大捷,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

    這些都是韋寶知道的曆史,所以,韋寶一直認為毛文龍手下的戰力,絕不像後世很多一知半解的人猜測的那麽弱,東江軍的整體實力,應該遠高過遼東本地兵馬,所以毛文龍在祖大壽吳襄他們麵前,才能狂的起來,手裏有實力,腰杆子就硬,說話就大聲!

    被逮住的這名建奴軍官叫愛新覺羅·路奢,是努爾哈赤的親兵將領,官職是牛錄額真。他們是受努爾哈赤親自委派,派遣到複州城來巡視備戰情況的,雖然目前沒有具體的軍事計劃,但是努爾哈赤對遼南一直是勢在必得的,決心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一定要拿下整個遼南,整個金州半島,將東江與遼東的陸路聯係徹底切斷。

    “原來隻是一個巡視官,我看他譜擺的這麽大,還以為是甲喇額真或者是固山額真呢。”賴塔格如是對林文彪道。

    賴塔格與林文彪說話,用的自然是漢語。

    沒想到這個建奴牛錄額真居然懂漢語,急忙道:“我錯了錯了,你們是什麽人?隻要放了我們,我有重謝!”

    林文彪笑道:“漢話說的不錯!”

    “我,我本來就是漢人,是因為我爹是大汗的親兵,曾經在戰場救過大汗的命,所以我一家人才被抬了旗,我也做了大漢的親兵將領。我可從來沒有殺過漢人啊?你們是漢人還是蒙古人?”愛新覺羅·路奢用漢話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