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528 韋公子要當朝鮮太傅】(4/5)

作者:軒樟字數:13920更新時間:2019-06-30 16:16:31

    因為韋寶說的很有道理啊。

    學以致用,才稀奇!光知道一點書本上的理論,用不到實際當中,學的再多,也隻能誇誇其談!

    這句話的確是很有道理的。

    韋寶站在了道理一方,這種忽悠方式,是為上層功夫。

    因為占據了道理的製高點。

    這就跟吵架,跟辯論一樣,誰占據了一個無法攻破的道理,誰就贏了一大半,怎麽說都有道理。

    “使臣大人能否說明確一些?”金瑬是忠於李倧的,自然能看出李倧對這位年輕的大明使臣有好感,順著韋寶的話問道。很像是雙口相聲,唱雙簧的捧角。

    韋寶道:“就比如說你們的王,在內政外交當中麵臨的困境啊。既然你們一個個都把五行學說領悟的這麽透徹,你們有本事把這些道理用於具體的解決朝鮮內政外交的困境當中嗎?”

    ……

    眾朝鮮大臣都無語了,這個問題,他們還真是沒有想過。

    有人用五行學說來研究解決醫學上麵的問題是有的。

    也有人會用來解釋天氣變化,地理和身體變化。

    反正沒有人用來解決具體的事情,更何況是朝鮮內政外交這麽大的課題。

    所以,一眾朝鮮大臣都呈現一臉懵逼的狀態。

    韋寶見眾人被自己說的無話可說了,很是得意,表麵上卻一臉平靜,毫無表情的樣子。

    “盼使臣大人能具體說說。”李倧熱誠的看著韋寶,他對韋寶剛才提出來的問題,無疑是最關心的。

    “嗯,我說的要是沒有道理,你們可以一笑置之。若是我說的有道理,我這番說法就為朝鮮解決了大問題!我希望你能封我為太傅!並且將仁川封給我做封地!”韋寶冷靜道。

    太傅是中國古代職官。起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為國王的輔佐大臣(輔弼官,國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為管理國家),掌管禮法的製定和頒行,三公之一;在戰國時期的齊國和楚國也設有太傅。秦朝時期被廢止。西漢曾兩度短暫複置該職位;東漢則長期設立。以後各朝代都有設置,但多為虛銜。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在朝鮮,稱大傅和太傅都可以,都是代表王的老師。

    眾朝鮮大臣一驚,沒有想到韋寶的胃口這麽大。

    以前他們也接待過大明的使臣,有要銀子的,有要女人的,反正還是頭一次聽說要官要封地的,而且胃口還這麽大,上來就要仁川?

    仁川是漢城的門戶,給了你仁川,不是等於將整個京畿道都交給你控製了?將都城漢城都交給你掌控了嗎?

    而且,你這麽年輕,何德何能成為君王的太傅?

    李倧聽韋寶忽然這麽說,也是一臉猶豫。

    實際上,這件事聽起來雖然荒唐,卻並非完全不可行。

    韋寶之前就想過了,因為李倧在上台前,他們家都過的很慘,一直是被光海君重點監視的政治家庭,李倧的老師是在座的,他的舅舅和表舅。

    李倧並沒有正兒八經的老師,不像正常上台的王世子。

    朝鮮的王世子,至少二十多個老師,分的很細,每個任課都有老師教授的。

    而李倧卻沒有。

    所以,李倧這時候,就沒有太傅,這是一個空缺的職位。

    另外,這個職位更多的是象征意義,是虛職,給誰當,阻力都不會很大,主要看君王的意思,另外是要這個人確實具有卓越的才華,讓大臣們都服氣才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