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63 翰林院編修和詹事府主簿】(3/5)

作者:軒樟字數:18754更新時間:2019-07-13 23:56:50

    不過,自怨自艾而已,吳三鳳也不是傻瓜,也不敢擺在臉上。

    “魏公公給了我好幾個地方,我思前想後,最好的還是這個詹事府!因為有機會見到陛下啊!懂嗎?能見著陛下,可是比拍誰的馬屁都頂用。”吳襄老謀深算的,樂嗬嗬的對幾個人解釋。

    吳三輔笑道:“那我得去學點木工活,聽說陛下最喜愛做木工活!”

    吳襄聞言,大喜過望,拍了拍吳三輔的肩膀:“兒啊,你到底是懂事了啊!有這想法就很好,不管有沒有機會見著陛下,一技傍身總之是錯不了的!陛下才二十出頭,少說還得做幾十年天下!你怎麽樣都有機會見著陛下的。你與陛下有共同的喜好,將來見了麵,也有共同話題。”

    韋寶一汗,記得以前在現代看古代穿越小說,尤其是木匠皇帝這個時期的,都說要用木匠活與皇帝拉近距離,豈不知,滿朝都是木匠好不好?

    就像嘉靖皇帝一朝,滿朝都是煉丹修士好不好?

    詹事府,是明清時期中央機構之一,創設於明洪武朝。該機構為模仿明朝舊有機構並加以擴充,主要從事皇子或皇帝的內務服務,其中置詹事、少詹事等官職。

    洪武初年,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圖籍,召四方名儒訓導太子、親王。不久,太子居於文華堂,諸儒輪班侍從,又選才俊之士入充伴讀。

    當時,東宮官屬除了太子少師、少傅、少保、賓客以外,還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諭德、讚善大夫,都以勳舊大臣兼領其職。又有文學、中舍、正字、侍正、洗馬、庶子及讚讀等官。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定左、右春坊官,各置庶子、諭德、中允、讚善、司直郎,又各設大學士。隨即又定司經局官,設洗馬、校書、正字。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因屬官太多而無所統率,才設詹事院以總之。

    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名詹事府,駕馭左春坊、右春坊、司經局等部門,統府、坊、局之政事,置詹事1人(正三品),少詹事2人(正四品),府丞2人(正六品)。主簿廳主簿1人(從七品),錄事2人(正九品),通事舍人2人。

    左春坊:職官有大學士(正五品)、左庶子(正五品)、左諭德(從五品)各1人,左中允(正六品)、左讚善(從六品)、左司直郎(從六品,後不常設)各2人,左清紀郎1人(從八品,不常設),左司諫2人(從九品,不常設)。右春坊的官員設置如左春坊。

    詹事掌統府、坊、局之政事,以輔導太子。少詹事為詹事之副貳。明太祖對太子的教育很重視,既不隨便付之以重任,又特設一套較前代完備的東宮官,以訓導太子。

    《明會要·職官七》引《明通紀》: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中書及都督府議,仿元舊製設中書令,欲奏以太子為之。帝曰:“取法於古,必擇其善者而從之。元人事不師古,設官不以任賢,惟其類是與,豈可取法?且吾子年未長,學未充,更事未多,所宜尊禮師傅,講習經傳,博通古今,識達機宜。他日軍國重務,皆令啟聞,何必效彼作中書令乎?”乃令詹同考東宮官,設少師、少傅、少保、詹事、率府使、諭德、讚善,賓客等官。

    這表現了明太祖的卓見遠識,詹事府官員對太子的影響最為直接,所以明太祖慎擇其人,常以勳舊大臣兼領其職。據《明史·唐鐸傳》記載,初置詹事院,太祖對吏部說:“輔導太子,必擇端重之士。三代保、傅,禮甚尊嚴。兵部尚書唐鐸謹厚有德量,以為詹事,食尚書俸如故。”以後,凡東宮官缺,則命廷臣推舉孝義篤行之京官兼任。英宗天順(公元1457—1464年)以前,或尚書、侍郎、都禦史兼任。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例以禮部尚書、侍郎由翰林出身者兼掌之,明太祖規定宮官由廷臣兼領,其謀慮是很深遠的。

    據《洪武聖政記》記載: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二月,禮部尚書陶凱請選人專任東宮官屬,罷兼領之職,庶於輔導有所責成。帝曰:“古者不備其官,惟賢能是用。朕以廷臣有才望勳德者,兼東宮官,非無謂也,嚐慮廷臣與東宮官屬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或**謀,離間骨肉,其禍非細。若江充之事,可為明鑒。朕今立法,令省台都督府官兼東宮讚輔之職,父子一體,君臣一心,庶幾無相構患”。這說明了明太祖規定“兼領”之製是接受了西漢巫蠱之禍的教訓。宮官“兼領”就可預防廷臣與宮官相構,而**謀,“離間骨肉”。這是明太祖調節宮廷內部矛盾的重要措施。

    通事舍人掌東宮朝謁及辭見之禮。“凡廷臣朝賀,進箋進春、進曆於太子,則引入而舉案”。春坊大學士執掌太子向皇上奏請及講讀之事。洗馬掌經史子集、製典、圖書刊輯之事。凡天下圖冊上東宮者,皆受而藏之。校書、正字為洗馬之佐,掌繕寫裝潢並校正典籍之訛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