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58 丁紹軾】(2/4)

作者:軒樟字數:9872更新時間:2020-05-22 03:51:11

    道教徒修今生,盼望長生不老做神仙。

    道教徒認為:“我命在我不在天”,注重研究煉丹、氣功、醫藥、養生,所以名醫多羽客,壽星出道家。

    同時道教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些都和茶的自然屬性,品性和功效緊密相關,所以道教徒說茶是“仙草”、“草中英”,因而愛茶、嗜茶。

    道教經曆了五代戰亂,出現了衰微景象。

    入宋,道教複興,出現了兩次著重道教熱,第一次是在宋真宗時期,詭稱人皇九人之一的趙玄朗是自己的始祖,於是“天下始遍有道像矣。”

    賜24代天師張正隋為“真靜先生”。

    第二次是在宋徽宗時期,“既隆道教,故京城佛寺多廢毀”,開封寺院改宮觀69所,僧尼改德士,宋徽宗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生設大齋,輒費緡錢數萬,謂之千道會。”

    許多士大夫也信奉道教,北宋晁迥“善吐納養生之術,通釋老書。”

    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許多重要的思想觀念與教義修為,對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道教獨特的服食煉養方式,促進了茶的發現、利用和向民間普及的過程。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義,不僅為中國茶文化注入了生機和靈氣,而且是國人飲茶之“道”的最直接的來源。

    道教信徒為了修道成仙、長生不老,創造了辟穀、吐納、胎息、導引、服餌等修行方法。

    在普通的道教人士看來,茶既然是天上神仙服食之靈藥,其功效自是不同凡響,凡人食之,便可以上通仙靈了。

    後來,茶這樣一種草木類藥餌,在真人道士的服食過程中的漸漸日常化、嗜好化,並逐漸在社會上擴散開來,於是,茶從一種功能性的藥物,演變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嗜好品。

    起初,道教服餌以服食金石丹藥為主,然而這一類丹藥須通過鼎爐煉製出來,所采用的原料以金、銀、鉛、汞及各種礦石為主,成本非常之昂貴,且服食的風險很大。

    草木類藥餌則恰恰與之相反,雖然它的功效沒有金石類藥餌那樣神奇,但是在養生延命方麵依然可以達到可觀的效果。

    古語有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苦苦糾纏於名韁利鎖之中,不得自拔。何以解之?

    傳統道教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不失為一劑良藥。

    首先道教讓人們內心寧靜。

    在道教看來,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態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能正確對待人生的得失和把握欲望的尺度。

    處置好之,才能成為“常清常靜皎如月,坦然應對世事人”。因此,道教主張“清心寡欲”、“寵辱不驚”。

    人作為萬物中的個體存在,必須遵循事物運行的規律,樹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觀與得失相互轉化觀,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順應自然、榮辱不驚。

    其次道教指導人們正確看待名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