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71 幾方麵微妙的勢力】(3/5)

作者:軒樟字數:12244更新時間:2020-05-22 03:51:17

    而父祖三代有生員以上功名者,則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百分之六十。

    可見平民向上流動機會漸減。

    清代,尤其清代後期,大行捐納製度,富與貴密結合,影響力量趨強;遂使平民向上流動機會大減。

    可見閩浙士紳在清朝影響力下降,乾隆皇帝寧願給廣東士紳麵子,改四口通商為一口通商,這與打擊豪強什麽的沒有半點關係。

    由於閩浙是清軍南下中所經過的最富庶地區,而開國時清軍基本上是沒有軍餉的,軍紀極劣,在閩浙地區進行了極為殘酷的大屠殺,康熙朝為了對抗明鄭,又實施了遷界禁海,造成巨大的破壞。

    這些活動,造成了民間對於清廷的仇恨。

    所以後來,清廷對閩浙地區的士紳並不信任也是情理之中。

    廣東士紳取得清廷信任,是否就證明廣東人在明末不如閩浙士紳有骨氣,抵抗少呢。

    不然,廣東民風彪悍,在明末表現得尤其有骨氣,李定國與清廷便多次拉鋸於廣東。

    於是在明末清初遭到的破壞,更加驚人,如尚可喜屠廣州,據說一次就屠殺了八十萬人。

    但是因此,廣東士紳在明末清初幾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新產生的士紳階層,許多都是尚氏集團的殘餘,是由尚可喜集團及清廷扶持起來的。

    這無疑也是廣州十三行能夠得到清廷信任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限製商民出海,是損害了中等商民的利益。

    而廣東十三行的存在,證明在清代,官商勾結的巨商已經不滿足於和中等商民爭利。

    他們更是將手伸向了陸上與外國商船的貿易,通過尋求代理官營形成壟斷,使得無力出海的小商民之生計,也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這個情況在乾隆改四口通商為一口通商之後更加明顯。

    廣州貿易的繁榮,是以犧牲沿海各港口的貿易作為代價取得的。

    中國各地的產品不能就近運往便捷的港口,而必須遠途跋涉運來廣州,增加了商品的運輸費用。

    從全局看,顯然有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

    明代汪直、徐海等人是有追求的海商,而指清代蔡牽、張保仔等人為窮凶極惡的海盜,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為什麽清代海盜中出身底層者多,因為乾隆改四口通商為一口通商之後,底層商民無力從各地轉運貨物到廣州港與外國人貿易,無以為生,不得不出海為盜。

    乾隆的一口通商政策,隻是把歐美來華商船限製在粵海關,其他東南亞國家商船限製在其他三海關,三海關從來沒裁撤過,似乎認為有東南亞等地商船在三海關貿易,底層商民的生計不會受到影響。

    然而到了清朝,全世界都進入了殖民時代,南洋貿易份額也逐步被歐洲殖民者控製,自然與歐美國家的海貿就成為了海貿的大頭,四口通商變為一口通商,對於底層商民的生計沒有影響,絕對是不可能的。

    在底層商民的保護方麵,明代比清代好得多。

    “朕不愛看奏本,愛聽人說,怎麽?既然是首輔與魏愛卿,黃愛卿共同具名上奏的奏本,你們三人就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的嗎?”朱由校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