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644更新時間:2019-05-21 08:08:29

    甘州舍利山,屬祁連山山脈西北支脈,張河的發源地,一頭是肅州,一頭是張掖城。因為追著伏允大纛,追著追著就跑祁連山來了,於是李靖和侯君集就在“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的地方休整一下。

    自去歲入冬出兵,憑借裝備士氣和兵員素質,吐穀渾被攆的沒脾氣。伏允連克措都沒回,在西海打了個轉轉,就奔祁連山去了。

    其實此刻唐軍也已經達成了政治上的目標,隴右道那群被吐穀渾煽動的山羌西羌青頭羌,全部慫了。

    李大亮在涼州推行的“挖井蓄水,壘壩修田”政策,順利在諸羌推行,州縣漢民得田三十畝,羌人得田二十畝。

    那些個進山做匪,出山劫掠的羌人,此刻也老老實實,畢竟,唐人刀子快,這特麽就是感天動地的真理啊。

    “令明,昨日就見你心緒不寧,可是思歸了?”

    李靖將手中《吳子》放下,這是貢紙抄錄,弘文館裏有原版木簡,可惜貢紙也不咋樣,容易發脆,讓李天王一向小心翼翼。

    軍帳內,侯君集一臉苦逼,歎了口氣:“唉,想我出生入死,至今方得兵¤▼,部尚書一職。沒想到那張公謹,居然成了中都督。”

    還是怨呐。

    其實侯君集並不恨張叔叔,但奈何當年在秦王府,張叔叔左手攥著一把銅錢,右手拎著一串金條。開宴會聚餐晚上再來一個即興舞會,各色胡女就不說了,武德年前隋的犯官子女不要太多,你特麽想玩個小男生都是小意思……

    出於對這種不良風氣的抨擊,侯君集每次赴宴深入調查之後,事後都會在家裏大罵張公謹良心太壞傷風敗俗。

    後來吧,因為玄武門那點破事,老侯成了李董的忠犬,張公謹差了點兒,二線往上的主幹。畢竟,能直接撈著國公的人,和郡公是兩回事。

    當時老侯的優越感還是有一點的,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張叔叔有錢任性,住普寧坊那鬼地方都有厚顏無恥之徒跑過去做個幫閑混飯。

    雖說侯君集升官還去普寧坊裝逼,然而自打某個全新的大宗物品上市之後,老侯內心是崩潰的。

    和他不對付的程知節,居然也開始拿著開元通寶在他麵前裝逼了。你敢信!

    白糖是張德的買賣,這事兒隻有皇帝皇後四大天王外加太子知道。連候補天王,也隻是隱約覺得有那麽一回事兒。

    其餘二線以下的重臣,都隻是認為這是張公謹的手筆,大家上班見了麵,跑過去就打招呼:張公,小弟前日幸得一小犬,不知可否賞光,喝一杯濁酒?

    要不然級別高一點的就跑過去嗬嗬一笑:老張,又發財啦,請客請客請客,下了班平康坊一笑樓包樓。

    最不濟也是跑過來露臉熟絡一下:弘慎公,下班一起回家?

    簡單來講,侯君集想表達的就是:你個魏州臭叼絲憑啥這麽叼?

    李靖不怎麽會安慰人,但畢竟教侯君集兵法,所以也算老師。因此他以一個長者的身份對侯君集說道:“令明,汝乃陛下心腹,與弘慎大不同也。且是豳州世族,焉能共論?”

    其實李靖也想不明白,為什麽一個豳州出來的霸道總裁會幾十年如一日盯著一個魏州叼絲……

    這種扭曲的愛恨交加,讓李靖有時候不怎麽願意和侯君集在軍帳內獨處,畢竟他年紀大了,體力不如人,萬一反抗不過,那就糟了。

    侯君集沒說話,他就是想不通,非常的想不通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