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830更新時間:2019-05-21 08:08:31

    關中主要還是吃糜子,最多窮點的吃粟米,也就是小米。大米還是淮南江南劍南吃的多,然而重點不是這個,張德吃什麽都是吃,但稻米還有一個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就是稻草。

    且不說草木灰吧,很多草袋,用稻草來編織,最是劃算。尤其是河道疏浚時候做臨時壩體,這玩意兒很好用,而且抗洪搶險也是經久不衰,一千多年後照樣還是最劃算最牢靠。

    然而北方就麻煩了,剝桑樹皮肯定要被毆打,楊柳雖好,奈何經不起三五天的水泡日曬,最終還是用麻絲製作成麻袋。

    就這麽一項,少說也要幾千貫來去。

    而這會兒,張禮紅帶來一個消息,說是太穀縣的縣太爺,居然說要搞漢麻青麻種植工作……

    “特麽唐朝就有招商引資的概念了啊。”

    老張抄著手,看著滾滾黃河在腳下流淌,不遠處幾個大轉輪正在嘎吱嘎吱的運行著。這裏起了兩個磨坊,小麥和硬糜子一個,小米和軟糜子一個。

    碾磨量還算讓張德滿意,一天都在四千斤上下,就這效率,抵得上十個契丹奴不眠不休推磨推一天的。《+,

    這還是水力磨坊設計的比較小,因為懷遠城也沒有大規模碾磨糧食的需要。若是在長安,光靠碾米,就是一大進項。

    程處弼也不是光長了肌肉沒長腦子,見了水力磨坊,頓時大喜過望:“哥哥,這要是在長安,咱們就發了啊。”

    “賺這仨瓜倆棗,好意思?”

    瞥了他一眼,然後突然想起來他後媽是大地主是權貴是世家是望族,頓時道:“你若有心,回長安開個磨坊場好了。你我兄弟,對半分,怎麽樣?”

    “哥哥仁義,就這麽定了!”

    一旁坦叔全程沒說話,不過他還是小聲地提醒了一下張德:“郎君,老家的地可不少呢。每年磨稻穀,都是一件大事。”

    “對哦。”

    老張突然想起來,他是江陰土豪啊,江陰東邊一半的水田都是他家的,一到秋天,從芙蓉城東城腳下開始,蔓延到大江口,都是他家的地,極其壯觀。

    “對對對,都忘了這事兒。坦叔,家裏頭來的人什麽時候到?”

    “上回來信是二月底,幾個族老派了機靈人去蘇州市舶使手底下做了小吏,也算是通了氣。”

    “唉,白糖。本來要是能獨吞,這該是何等規模的利潤。”

    悵然若失,悵然若失啊。

    坦叔有些無語:“郎君,咱們賬麵上的進項,已經不少了。”

    “誰還嫌錢多嗎?”

    張德雙手鬆開,然後後背,很有李白靜夜思的姿勢,四十五度朝天,認真道,“大唐國力蒸蒸日上,這時候不開撈,將來愧對我張氏子孫啊。”

    “郎君心係張氏,仁孝之至。”

    老張嘿嘿一笑,心說當初賣詩詞差點被長孫無忌打靶,然而小爺我還是活過來啦。

    “對了坦叔,三哥留在太穀,沒問題吧?”

    “那是個窮苦縣,田地三五萬畝,這還是把石頭地都給算上。豐年隻能吃飽兩個月,多的是出去尋活路的,還有落草在太行廝混的。若是能讓百姓有個進項,那縣令隻要不是貪得無厭,總是明事理的。”

    見多識廣的坦叔什麽沒見過?當年麥鐵杖得封宿國公,大小官僚有名沒名的,什麽德行都有。

    說起宿國公,這也是為什麽以前坦叔不待見程咬金的原因。因為之前程知節封的就是宿國公,和麥鐵杖一個名頭。

    在江湖上,山東河南雖說都賣程魔王的麵子,然而淮南江南江右諸地,老程算個卵,大字不識一個的麥鐵杖才是龍頭。

    可惜被楊廣那個敗家子給折騰死了,臨死之前還讓兒子們盡忠盡義,若是隻講忠,倒也未必有這等地位,奈何義氣二字,百姓裏頭實在是夠分量,隻有孝道能夠並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