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食肉動物(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0132更新時間:2019-05-21 08:12:15

    和一千五百年後不同,北地麥子此刻不是主食,就算是為了多收一樣糧食,麥子脫粒之後,研磨細致的也不多,更多時候就是直接蒸煮一碗。麥飯那口感……簡直了。

    因此麥子終究不是士大夫吃,老夫子們要是吃了一碗麥飯咯牙,那是能吐槽一輩子的事情。

    不過小麥經過精磨,成為麵粉,那就大不相同,能製作成各種食物。隻是畝產感人,遠不如糜子穀子。甚至河南道水利發達之地,上田多數還會中水稻。稻米的口感自然是要上乘的多,雖說交州以南,千裏海疆萬裏石塘以西有國占城,其稻米能產三季,可惜口感糟糕無比,江南人多不喜。

    此時在河南道賣的最好的米,一是產自太湖的珍珠米,分支極多,其中就有江陰的一種鳳凰稻,口感軟糯,虞世南在京中,多是拿此米招待賓客,口碑極好。另外一種,產自彭蠡湖的饒州、餘幹等地的稻米,口感瓷實,蒸煮用水不多,又是高產,加上顆粒略長,太極宮多有采買。

    吃什麽,沒那麽容易改變,但好吃的,誰都會伸嘴試一試。

    石城鋼鐵廠按照一千五百年後的國家慣例,瞞報了產量,當然瞞報產量不算什麽大事情,不會被槍斃。再說了,這是民營企業,雖然國家有照顧有采購,但瞞報產量是為了發展具有大唐特色的帝國主義,所以很科學很合理。

    隻是隨時奴工數量增加,也不可能一直靠劣質陳化糧來對付。貞觀年的糧食庫存,基本來自武德年的十年累積。陳化糧因為打仗和賑災,消耗殆盡。然而又碰上了河北道一通亂搞,河北道諸州虧空。也是來自於此。

    和一千五百年後不同,虧空可以靠做賬來修補,這年頭,虧空就是查州府庫存。數目對不上,胥吏先死一遍,然後就輪到主薄之流的佐官,接著就是縣令,然後就是州刺史……

    官不聊生啊,貪點小汙罷了。冒這麽大風險。

    要不是有良心的社會青年張操之大力支持,恐怕很多精明強幹的公仆,就要因小失大,實在是大唐帝國的一大損失。

    “這小麥一畝收成,不過是兩百來斤,沒甚意思。再者蠻子們又不喜耕作,不如讓他們挖礦。”

    有人這樣對張德勸說。

    然而老張在薊州平州開了一場華潤號諸縣經理人大會,作為幕後黑手,他再三強調:農業是社會的基石。是工業的天然保姆,大家不要死盯著錢嘛。

    然後老張又語重心長說道:“遼西地廣人稀,麥田較之糜子穀子,所費勞力甚少。且畝產雖低,然則廣種之下,萬頃之地。亦是可觀。”

    一百萬畝地中麥子,怎麽也能搞個兩億斤收益。按照唐軍口糧日消耗兩到五斤計算。能養活不少戰兵,要是再精兵一點。更是可觀。

    而且又不是隻種地,套種棉花也是張德想要做的事情,加上苜蓿草頭等等,一畝地一年的產出,在地力徹底被消耗之前,足夠玩個三五年。至於輪種休耕,這年頭,輪種休耕個卵,人少地多,不榨幹每一寸土地的肥力,那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