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588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09

    作為一條喜歡偷懶的工科狗,老張當初在大講堂用abcd做拚音,純粹是為了方便自己。當然實際上洛下音聲調和一千多年後是大相徑庭的,不過這不妨礙老張繼續偷懶,不過有了曹老爺子,這個懶可以不用偷。

    曹憲編撰的《音訓初本》在貞觀十年的春天,被老張印了出來。也沒用什麽活字印刷術,那玩意兒一點兒都不高大上。活字印刷的效率不如雕版印刷,至少在唐朝,那是肯定遠不如雕版印刷的。

    雕版之所以容易出錯,那是因為管理問題,你隻要舍得打賞外加嚴懲,容錯率可以無限趨近於零。

    沒錯,就是這麽簡單。

    不過給熊孩子們的拚音教材,顯然不能夠隻有字母表,還得活靈活現配個圖啥的。

    這時候,張德終於祭出兩年多一直在嚐試但終於成功的石板印刷術。這是一門可以用到太空時代的長久飯碗,兩千年內應該不會被淘汰。

    配圖用了很多生活氣息的事物,比如“啊”,那就是一個熊孩子張大嘴巴衝著遠山晴空,兩隻手成喇叭狀。

    這個作畫的人是張德自己,然後根據油水分離原理,塗一層蠟,就可以開始印。效果非常的不錯,基本上可以滿足圖文並茂的報紙、宣傳畫、招貼畫、大字報、傳單等印刷。

    為了方便翻閱,張德還製作了一台裝訂機,印刷成品定位打孔,然後用棉麻線穿孔縫製。

    一本七歲以前開蒙教材,就這樣誕生了。

    為了清晰著作權,張德還專門在封麵上印了個《曹夫子下山圖》,就是曹憲仙風道骨壽眉長須,然後騎著三輪車樂嗬嗬地兜風下山。

    張德相信,千年以後,這幅名畫一定能拍出好價錢。

    “楚地鄉音甚重,且先試用。”

    曹憲也是個實事求是的老學究,同時從不諱言自己的過錯,麵子這玩意兒,曹夫子從來沒放在心上。

    因為是開蒙教材,收錄了《千字文》,內容要在字母表後麵,都是注音版。還收錄了幾首流芳百世的上等好詩,等將來這些楚地孩童到了洛陽到了長安,一開口那必須也得讓京城人民知道什麽叫做“惟楚有才”。

    試運行到夏天,大暴雨來了幾場,張德給段綸寫條子說瞧這節奏可能有的地方要潰堤,不是荊楚就是荊楚往下幾百裏。

    工部尚書一看條子是手底下雙花紅棍寫的,頓時臉色大變,先去找了坐館尚書左仆射房玄齡,說沔州鄂州因為去年我派了張操之去署理水務,現在是沒問題了。可是江州不好說啊,那裏還有個大湖泊,搞不好入江口就要糟。

    房玄齡一看,說這好辦,太子不是還沒回來嘛,看老夫給太子肩頭加加擔子。

    段綸一聽,趕緊開溜,這老房簡直是個坑啊。

    於是外朝突然就鬧了一通,內廷也是死了爹一樣晦氣,皇帝整個人都不好了。總覺得怎麽突然就出現讓儲君表演的舞台了?

    而暖男李承乾,這光景還問跑來料理俗物的馬周:“賓王,大郎在沔州可還安好?”

    馬周心說媽的智障,這時候還有心思去關注張操之,作為太子你上點心好不好?可還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不是更好啊!

    對於搞事的房天王,重臣們也在揣摩,說這是老板拋出來的餌料呢還是房天王自作主張?理論上來說,一個宰相給儲君加加擔子,這是很合理很科學的事情。畢竟,前朝也有楊素和楊廣之間的互動,至於高穎……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