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164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29

    根據玄奘定期發往敦煌的《見聞錄》,李淳風知道烏仗那就是法顯所說的烏萇國,順娑夷水而下,至大雪山急轉南下,便是信度河。這一片地區,兩側多高山,唯獨河穀地帶,土地相當的肥沃。

    在勃律站穩腳跟的同時,李淳風早就派出商隊,帶著白糖、絲綢、宣紙三種東西前往烏仗那。和健陀羅類似,這是一個佛國。都說南朝四百八十寺,烏仗那一國就有寺廟五百,而健陀羅更狠,有一千四百所寺廟。

    河穀地帶的產出,基本都落入了僧侶之手,像勃律人這種貴族還能一起吃肉的,反而是少數。

    “這是烏仗那芸薹,莖葉可食,得菜籽兩石。”

    一臉風霜的張氏子弟將冠帽取下,從麻袋中,抓了一把烏黑油亮的菜籽。李淳風碾碎了幾顆,瞬間就出油。

    “好東西,比關中芸薹強之甚多。”

    芸薹就是油菜,烏仗那有七八種油菜,可食用的就有五種,出油率都不低。關中這幾年興修水利,也僅僅是讓油菜籽的產量達到一石半,相當的寒酸。

    滄州用鯨油肥地,反倒是能讓油菜地產量達到驚人的三石,但消費比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要不是油料價格居高不下,薛大鼎在任時,根本不會去種。

    “真人,還有這個。”

    一把絨毛,從另外一隻麻袋中抓了出來。絨毛極細,又相當柔軟,可以說手感非常的好。李淳風是接觸過張德的,知道羊毛在草原上是主力產品,現在的毛線,成品質量相當的差,但不管是靺鞨人還是蒙兀室韋人,都不介意。

    能抗寒,管什麽做工不做工。

    至於羊絨,除了部落首領貴族,根本沒人用得起。

    “羊絨?”

    “信度河河穀,由東北向西南,我詢問過當地農牧之人。春來東冷西暖,降水東少西多。這羊絨,就在健陀羅一帶最高產。”

    “玄奘在《見聞錄》中提過此事,汝家宗長,亦曾讓人前來尋得種羊。不過當時沙州未得,所以作罷。如今……倒是可以著手。”

    “真人,健陀羅細毛羊較之懷遠河套羊,要強甚多,就是不知道水土轉移,這健陀羅細毛羊能否有今時產出。”

    “試一試總歸好的。”

    李淳風幫他定了調子,這張氏子弟微微行禮,然後道:“還有一事,烏仗那國有僧王詢問宣紙製作之法。”

    “嗬,此法知之者甚少,慢說他們,長安打聽的人又少了?不知所謂。”李淳風冷笑一聲,正色道,“倘若下回還要詢問,隻字不提,就說不知。連‘宣紙’由來亦不能告之。”

    “是,此事醒的。”

    烏仗那、健陀羅有民多少,恐怕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不過勝兵幾何,還是要知曉的。這一點,玄奘已經在《見聞錄》中發了不少情報給沙州,李淳風研究了一下,名昝君謨前往一趟且末城,麵見檢校都尉一職的程處弼。

    西域作戰和中原不同,有時候精銳有個幾百,就能帶著一票烏合之眾,瞬間滅國。以勃律為例,其實眼下勃律國內,還有國中之國數十個,這也是為什麽李淳風給閻達定下三十六方“法主”的緣故。

    這些國中之國,聽調不聽宣,可以尊你勃律為王,卻不能染指他們的土地牧奴。李淳風來到閻達身旁,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露,憑借“唐朝神仙”“上國天使”的名聲,可以碾壓那些國中之國毫無反抗之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