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九章 需求(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988更新時間:2019-05-21 08:21:06

    蒲圻沿江大堤一直在加固,早在武士彠為利州都督時,當時都水大使就專門盯著從襄陽一直到九江的沿江大堤,隻是耗費民力極大,真正得到加強的,多數還是山南道東南和江南道西北。

    嘀——

    一聲急促的哨笛聲傳來,接著就見穿過蒲圻縣,通往嶽州的道路上,施工隊中的工頭正在揮舞著旗子。

    而天空中,一架熱氣球的吊籃中,空中地理勘察員正用望遠鏡看著山道。以往施工,測繪丈量是極為麻煩的事情,耗費民力極大,所需時間極長。

    要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通過山區,不僅僅需要經驗老道的向導,更是針對施工手段進行調整。

    但武漢地區因為熱氣球開始小規模使用之後,測繪規劃困難問題,得到了解決。雖說還不是一勞永逸,但是俯瞰圖能夠讓施工方可以迅速地勘察一條得到優選出來的路線,省下來的財力物力,放在以前,就是糜費十數萬貫,征發民夫五萬以上。

    “地雷埋好沒有?”

    “埋好了!”

    “準備爆破!”

    “爆破準備!”

    “準備爆破二次!”

    “爆破準備!”

    “點火!”

    “點火!”

    嘭嘭嘭嘭嘭嘭嘭……

    遠遠看去,就像是有一條地龍正從地下不斷地向前推進。這是一段土石混合的山體,為了防止山體滑坡和土石流,不得不提前清場。整個鄂州地區,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也是這裏,不過因為漢陽鋼鐵廠的產量大大提高,路基結構強度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

    在臨漳山的山路模型中,設計指標是要達到讓三架四輪馬車通行的地步,且是滿載車廂。

    整個施工團隊中,真正掌握爆破技術,並且知道怎麽一回事的人,都隻有張德的學生和江陰親族。

    雖說逢年過節放“花火”吸引了不少人的探究,但也僅僅是點到為止,人們的注意力,從來都不放在江漢觀察使府為何能夠修路如此快捷上。

    即便有專業人士探究,但又因為每次施工都要清場,於是對外對內口徑,都是工人幹活勤快。

    “這到嶽州的路,有了這條新路,運糧能多運五倍十倍都不止啊。”

    “嶽州想要糧食換塘壩,現在水泥緊俏,觀察居然還真同意了嶽州佬的無理取鬧。也不知道觀察怎麽想的。”

    “觀察是想讓嶽州做糧倉。”

    幕僚們聊起這個,都是會琢磨一番武漢和周邊城市的互動變化。張德多次強調工業需要農業的哺育,舊式幕僚未必能過理解,但是接受新學王學的新式官僚,多有來自基層的,甚至有些幕僚,早先可能是某某縣的主薄,前途遠大,不過是為了進步,選擇了在江漢觀察使府做個記室甚至文書。

    “這青草湖,若是能夠興修水利,開漕挖渠,的確能增加田畝不少。比如這長沙,畝產本就能到三石,小戶人家有田三百畝,若是能修建塘壩,山丘還能增田三四百畝,這些地種出來的糧食,算是淨賺的。”

    新田的糧賦是可以逃掉的,但實際上這種有塘壩灌溉維持的山丘地,當年就能畝產一石半,這已經比得上北方那些中田,而且這還是產的稻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