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六章 變換(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058更新時間:2019-05-21 08:21:56

    “隻占據形勢,我看是不行的。過去炎漢不行,現在兵鋒厲害,但將來也是不行的。我也不怕有人去洛陽告狀,說我攻訐朝政,或是誹謗軍事。倘使有小人的,說我嘴上沒有這樣說,心裏卻這樣想的,那我也認了。就當說我‘腹誹’好了,我肚子裏想的,便是這事體,靠占據形勢靠兵甲厲害,是萬萬不行且萬萬不能的……”

    揚州的李奉誡說話風格,越來越有了某種土狗的調調,要是江陰常州來的人,倒也熟悉,可若是本地人,便覺得這說話,儼然就是田間的泥腿子,委實有些俗不可耐。

    但李奉誡也不是一般人,他在揚州辦報,混了一個“儒皮法骨”的諢號,可比什麽將仕郎、文林郎狠辣多了。

    有些京城來的老大文人,便看他不順眼,時常在報紙上打嘴炮。這光景的揚州治所,順著運河南北,但凡有點小錢的人家,都能供養子孫去讀書識字,於是報紙便能賣得出去。

    李奉誡的報紙,屬於大報,能一天賣個一千五百多份,實打實的銷量。縱然有賣不出去的,也會被人夾帶了,拿到別處去賣,當作教材文書,也能給下縣的官吏們開開眼,看看外麵的世界,是何等的霸道。

    和《武漢晚報》這種日銷五千的頂級大報比不上,但李奉誡的“法治與社會”,還是相當的帶感,擁躉多且不說,還都深入實務,務虛者甚少,也算是一大奇觀。

    “李廣陵之意,是說南海諸事,效仿炎漢西域都護府,是大大的不妥麽?”

    盡管李奉誡諢號“儒皮法骨”,可他卻自號“廣陵散人”,大約是“反差萌”,反正淮揚一帶的小迷妹們對李奉誡這個大叔那是相當的追捧。

    想要投奔李奉誡做妾的清白女郎,並不在少數,堪稱貞觀十七年以來揚州奇景。

    “到了那邊地頭,漢人少胡人多,且不說隻置軍府,縱然羈縻置縣,春華秋實又能收幾個銅錢?錢糧還不是要中國出?既然說到炎漢西域,那便是關中自來富庶,倘使沒了關中,這西北的事業,如何能支撐?一石糧秣,到了西域,能剩個三十斤,那是老天保佑。這虧本的事業,強如漢朝,尚且力有不逮……”

    言罷,李奉誡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後看著與座眾人,“交州、歡州、愛州,興許還要算上真臘、驃國、佛齊國之類,總之是南海的番邦小國。但和西域,也是差不多的,隻是南海走的船,西域跑的是馬,再加上駱駝,也就是這般了。”

    “形勢在我時,固然無往不利。可誰能保證恒強不衰?有道是未勝先言敗,南海的事業,未必全然就是大政。在座的諸君,我也不問來曆,總之,都願海波平。有此願望,隻因中國乃諸夏之後。彼處胡人蠻夷多了,漢人少了,那隻能一時威風,至多就是域外番邦的苻堅,也不消三五十年,旋即就人走茶涼。”

    眾人聽的真切,便有人問道:“李廣陵之言,便是說到了要緊處,也是說到了根本。丁口多寡,甚為要緊。隻是……”

    “久居域外,移風易俗,隻怕那時也不見得心向中國。”

    “這便是另外要緊的地方,可是,倘若漢少胡多,又哪來這等心思?有了根本,這斷續而來的,有事業,自然也有障礙。隻是多寡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