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79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2:23

    “這個是什麽?有人吃過嗎?”

    “鬆花蛋。河套那邊做出來的,貴的時候一個得十二三文!”

    “不錯,這是鬆花蛋,關中也有叫灰包蛋的,襄陽那邊叫醋醃蛋,但不管叫什麽,和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有關係。”

    很快,實驗材料擺放在了案桌上,學生們都探頭探腦,看著年級同樣不大的先生在那裏擺弄著物件。

    旁聽的還有袁天罡派來的童子,據說是要學習先進的煉丹技巧……

    實驗做完了,有些意猶未盡,但年輕的先生還得教學,於是接著講課。

    “……這個複分解反應的判斷是利用了水溶性,生石灰遇水,就變成了熟石灰。熟石灰和堿麵混合,就生成了石灰石還有火堿……”

    這堂課結束之後,學堂吃的是肥牛麵,還送半個鬆花蛋。

    學校裏教什麽學什麽,大約是和外麵無關的,隻是這幾年“地上魔都”名聲在外,哪怕是河套成日和堿蒿子打交道的老農,如今也是砸吧兩句“俺這堿賣的麽有武漢貴咧”。

    倘若真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大概就是一千五百年後熊孩子們耳熟能詳的那句“因為所以,科學道理”,賊精辟。

    堿農自己未必反應過來自己的琢磨已經換了一種模式,它是如此的“潤物細無聲”,縱使他的這點變化,於時代於貞觀朝是沒有意義以及作用的,但它會讓堿蒿子生長的那塊貧瘠土地,誕生約莫一二個三四個想要琢磨一個道理出來的“熊孩子”。

    這就是求知,亦或是較真,總之,當大字不識的堿農麵對自己兒女刨根問底的時候,他隻有兩個選擇,一是一巴掌呼過去,順便**一句“就恁屁話多”;二是給指條明路,說誰誰誰懂的多,問他去。

    如此的“熊孩子”,其中可能大多數都未必跨過黃河,去大河工坊“刨根問底”,但隻要有一二個三四個,也許不在貞觀朝,也許還要貞觀朝往後五十年一百年,但肯定會有這樣的“熊孩子”跨過黃河,然後“刨根問底”,隻那一瞬間,這貧瘠的土地,便瞬間就“人傑地靈”。

    “也不知怎地,翼國公的運氣當真不錯,早先資助的幾個小郎,都搏了一個前程出來。有個生母是新羅婢的,竟是做起了蜂蜜營生,如今洛陽城南一多半的蜂蜜,都是出自他手。”

    “不過一個商賈,算個甚麽前程。”

    “噯,話不能這麽說,如今捐個宣節、仁勇,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隻要掏出真金白銀,那就真能捐到手。”

    “那頂個屁用。”

    “怎麽能沒用呢?有官身在,這裏麵可能說道多了。就說欽命征稅司,起碼不能隨便拿你吧?再說了,這散官的事體,聽說跟內府有幹係,外朝都伸不得手,指不定就有皇後在呢。這是多大的靠山?”

    “嘶……如此不怕出事?”

    “如今相公都成了秘書監的瞌睡蟲,散官那是真的散了,不打緊。”

    散官代表國家待遇等級,拿錢換個編製,這是很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李董反正不覺得有什麽問題,反正具體到實務的時候,跟這體係不搭界。貞觀朝自從在曆史的三岔口走的奇形怪狀之後,事務官們對朝廷給的待遇已經不是很上心。

    就好比欽命征稅司的扛把子錢穀錢老板,他會在意自己散官品秩?顯然不會,他真正的當口,當然是拍皇帝馬屁拍的到位拍的舒服,接下來,什麽好處撈不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