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求榮(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171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3:37

    長安,普寧房的張氏舊宅還住著人,應國公武士彠有些為難地看著兩個兒子,還有二哥家的侄子武元忠。子侄前來做說客,為的還不是前程,這多少讓武士彠有些失望。

    和兩塊“叉燒”比起來,還是自己的兩個女兒更加聰慧。武士彠早就動過心思,將武元慶的兒子送到武漢去求學,交由女兒管教。

    武氏“雙雄”當街賣妹的故事,堪稱是武士彠的最大恥辱。

    隻是,徒呼奈何。

    然後還有最大的一個問題,武元慶這個混賬先後在西軍和北軍廝混,如今是越發地不想成家,而且連武士彠的爵位都瞧不上了。

    之所以如此,實在是因為與其繼承武士彠的爵位,倒不如老老實實地巴結江漢觀察使張德,有姊妹侍奉財神,謀個差使毫無難度,可以說是穩穩地富貴一生。

    走勳貴體製,眼下隻有做夢,除非姊妹進宮伺候皇上,興許還有點希望。

    “大人,這冉氏是很有誠意的,也不消大人說項甚麽,就是給個門路,好去武漢給些巴蜀土特產,讓順娘媚娘也嚐嚐鮮……”

    武元慶嘿嘿一笑,他早年能帶著弟弟“當街賣妹”,自然是臉皮都不要的人。武氏出身也不慎高貴,反倒是兄弟二人的母親相裏氏,還能攀扯一下周代名門。

    “季叔勿要顧慮,冉氏此次隻是謀求門路,除了季叔這裏,江東蘇常,也是派了人去的。揚州江都、揚子縣,也差遣了說客。”

    侄兒武元忠微微躬身,然後誠懇道,“武氏本為商賈之家,武德朝時,亦為人排擠恥笑。如今天下諸侯皆有類商賈販夫,武氏既有遮蔽,正當追逐風雲。”

    這話其實說的很透,主要跟武氏兄弟當年的政治投機有關。武元忠的老子雖說是死在貞觀朝的,但絕對是李董喜聞樂見的下場,褒獎什麽的,從來都是口頭,半點實惠都不會給。

    其原因很簡單,武元忠的老子武士逸當年是李元吉的“謀士”,明麵上當然效忠武德皇帝李淵了,但武氏的政治投機做的活兒太糙,遠不如正兒八經的豪門,白手套套著黑手套,鬼知道一魚多少吃。

    這也是為什麽武元忠說“為人排擠恥笑”,因為武德朝的名門,尤其是河東山西出來的,恥笑的不是武士彠“商賈之家”,而是活兒不夠好。

    豪門器大活好,諸如溫氏,專門培養溫彥博,背後是整個太原官商集團在推動,武氏在河東老哥的圈子裏,那就是個邊角料。

    若非武士彠本身跟李淵的關係實在是到位,武氏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甭管武氏如何吹噓他們家從北魏那會兒就如何如何,因為河東豪門吹牛逼,最少都是前漢起。北魏?那也算豪?

    所以說,對外肯定不會真的承認自己是“商賈之家”,肯定要說咱祖上如何如何,出了縣令出了刺史,老子祖上顯貴過。

    但關起門來,武氏還是相當實際的,武氏四兄弟,確實跟商賈糾纏不清。武德皇帝願意提拔願意封賞,不就是看在你還有點經濟能力嗎?

    於是話頭一變,武士彠用商量的語氣道:“聽聞冉氏能麵呈洛陽二聖,我等若是牽扯其中,恐引聖人震怒啊。”

    冉仁才是不是真的能見到“二聖”,武士彠並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冉仁才的最大靠山,的的確確就是皇後。錢穀那個王八蛋不敢得罪的人當中,皇後算一個,這也是為什麽冉氏能夠在洛陽稍稍地有別巴蜀土鱉的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