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一章 量(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110更新時間:2019-05-21 08:24:07

    江西一係列的大工程,總用工量超過十五萬人,平均工期長度是六個月,僅僅是預計要消耗的生豬,初步統計就是十萬頭左右。

    因為和別處純粹靠壓榨不同,江西因為“優待”勞工,導致物資采購一向是數倍於其餘地區。這自然是因為武漢起的頭,能上不能下,這是人之常情。倘若武漢周遭還“因循舊例”,被抓了壯丁跑過去服役的勞工造反興許不會,但劃水瞎糊弄,還是做得到的。

    對於江西普遍“提高”用工標準,縱然相鄰地區可能有“怨言”,但這種“怨言”也不會太強烈。至於聯係緊密卻又距離較遠的地區,則是對江西這種情況極為鼓勵、期盼。

    如豆麥種植麵積極高的滄州、幽州,滄州豬因農業技術的提升,而有更多的剩餘農產品以“飼料”的形式轉移到其身上。饒是養殖業風險極大,但滄州豬幾年來開發的品種,都是“出口”的拳頭產品。

    而“出口”倘若沒有海運業、造船業的發展,又不可能得到加強。

    可以說這十幾年來的發展,已經大大地縮短了地理距離上的交流。

    甚至武漢人突然有一天不想吃豬肉了,整個滄州的生豬市場,就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這種影響,除了中高層官僚能夠看明白,大部分中低階層之輩,眼界連春秋時精英的標準都達不到。

    “就是吃肉,居然就要吃掉十一萬頭豬,若非房相主持大局,若非武漢鼎力支持,誰能整飭江西?”

    “十一萬九千二百。”

    總督府內,計科書吏都是計科官僚的“秘書”,不是很重要的報表,尤其是那種傳達用的數據,還是能夠輕鬆拿到手的。

    可即便是這樣的數據,拿出去也足夠情報販子吃上三個月的。

    房玄齡要搞“大新聞”,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隻是萬萬沒想到僅僅是吃這麽一項,就如此的恐怖。

    “還有這個,你看。”

    “采買六十萬石?”

    “原本是五十四萬石,房相湊了六萬石上去,說是整數好聽。”

    “……”

    四大天王果然可以任性啊,早先看長孫無忌,還不覺得如何,現在看來,才知道長孫無忌是受了“家世”所累,像房玄齡這種“肆無忌憚”的,一舉一動都是大手筆。

    說出去好像房玄齡不過就是“治水”“治山”,扔史書中,“大禹治水”這麽個事情,廣大人民群眾也無所謂到底動用多少民力,挖了多少土方量,哪怕土方量超過金字塔,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還是“三過家門不入生個大胖小子”這麽個故事最帶感。

    也就是房天王“年老色衰”,加上房家二郎早就證明了“雄風”,於是“溫情脈脈”的故事,大約還得工程結束之後,才會有“文人騷客”給打個補丁。

    有人寫“予觀夫巴陵勝狀”,那來個人說“予觀夫豫章勝狀”,也是可以的。

    然後建個樓,你叫嶽陽樓,我就叫天上人間,後人跑來享受享受,掏錢背一篇那是必須的。

    倘若房天王要玩“親民”,那自然也可以“三過家門不入”,然後自家“醋壇子”變成“望夫石”,那大概是最完美的結果。“望夫石”要是蹦出個猴子,那更是屌的沒朋友,別說名留青史了,老張保證啥史都給留著。

    江西總督府要采購的物資數量是如此之多,一度導致彭蠡湖湖口出現了船舶擁堵,江州一幹老表收錢收到手抽筋,恨不得房天王最好年年月月高大工程混gdp。

    這些個“客船”一路南下,直奔贛水。順著贛水逆流而上,到了南昌就跟瘋狗一樣,直撲總督府。

    各地船舶擁有量大的地界,也就是滄州最淡定。滄州的拳頭產品就五個:滄州豬、棉花、滄州黃豆、木料、苜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