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九章 說客(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546更新時間:2019-05-21 08:26:14

    “兵部怎麽說?”

    “怎麽說?說他娘個娼婦!”

    手按在腰刀刀柄上,一身勁裝的漢子叫罵了一聲,“他娘的現在沒錢,說是敦煌宮用度早已擬定,想要增派,得有朝議。議他娘的祖宗——”

    “將軍,那咱們是留在京城?還是返轉?”

    “再等等看吧,老子托了熟人,看看還有沒有轉機。如今皇帝班師回朝,當是個好機會!”

    “眼下王氏、蔣氏的人,都已經到了敦煌,要不要……讓王氏、蔣氏的人幫忙說項?”

    “走了,管恁多屁事!”

    朝廷給了“天使”名額,王氏、蔣氏的人現在到了陽關,隨時過西域入天竺。而關隴薛氏、李氏之流,又跟著兵部尚書兜兜轉,顯然是琢磨著依靠王師來玩“一夜暴富”的戲碼。

    有這心思的,不是一家兩家,即便是皇帝剛剛過幽州,就有人托了關係,讓人遞了好處給中官,就指望中官幫忙在皇帝老子麵前美言幾句。

    這年頭打仗,還不是皇帝說打誰就打誰?

    “朝廷不可能沒錢啊。”

    “錢有去處,哪能拆東牆補西牆,就兵部的人是人?別的不說,禮部這幾年也沒少收錢入庫,署理番邦諸事的衙門,別的不說,羊毛和紅景天那是多少錢?還有‘河中金’,這可是鴻臚寺和禮部都有份子的。總不能都顧著兵部,別家監寺都吃糠咽菜吧!”

    “說的也是,眼下要弄錢出來,還真是不容易。”

    “要緊的地方就在錢上,又不是以前,給口飯吃就能讓廝殺漢賣命。這幾年,羽林軍那都是有正經餉銀的。還拿從前的規製,這不是自作聰明嗎?”

    一般來說府兵都沒有餉銀,有也是以“賞賜”的形式下放,貞觀朝前期府兵的主要好處是“永業田”,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帶幹糧加裝備投軍。

    但現在“永業田”算個鳥,放社會上連中等收入都不算。再想用原先的套路,那就不成了。以前府兵相對普通百姓,那是有“特權”和“優勢”的,現在一年下來還不如工坊打工的,這還有個鳥毛意思。

    貞觀二十二年天下各道軍府府兵,大部分地方府兵早就退化,轉而開辟新的技能和業務。

    正經具備戰鬥力的武裝部隊,依然隻是皇帝直屬和各大邊防軍。又因為地方膏腴之地逐漸人口富集,偏僻地區的府兵即便戰鬥力不行也不妨礙,保住膏腴之地即可,對李皇帝的江山社稷而言,談不上有什麽損失。

    最多賬麵上的府兵數量有點虛,但李皇帝根本不在乎賬麵上到底是幾個兵,正兵精銳在手,根本沒什麽好琢磨的。

    二三年經略遼東,皇帝親自督建“環渤海高速公路”,使得退伍老兵能夠從皇帝那裏,混到一個兩個莊園,雖說地理位置是偏了些,但實打實地有賺頭。而且王師登錄扶桑,“東海金”就在眼前,要說不想做個淘金客給子孫後代攢點老本,那些退伍的廝殺漢自己都不信。

    搏命半輩子要的什麽?不就是升官發財死老婆子孫滿堂?

    皇帝老子拿朝鮮道和扶桑的土地人口作為賞賜,放以前自然是看都不想看,那都是什麽狗屁玩意兒,老子就要中原的三百畝永業田,老子牛逼!

    但這麽多年下來,就算再怎麽沒文化不識字,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皇帝老子自己都在折騰呢,更別說什麽亂七八糟的“耕讀傳家”地方土豪,全特麽跟著在海上浪。

    一條船能撈多少好處,別人不知道,滾去遼東、朝鮮的老兵會不知道?

    皇帝老子要搞扶桑,盯著金銀銅鐵那是挪不動腳,可這些個上了岸的王師,吃喝拉撒睡難不成靠老天爺賞賜?光靠搶劫也搶不了多少口糧,換做以前,那些個倭奴殺了就是殺了,省得還占一口吃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