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章 心情複雜(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166更新時間:2019-05-21 08:26:17

    早在貞觀十八年的休整流求島北莊園時候,蘇常世族就發現,一個兩百人規模的莊園,一年維持的成本其實不高,大頭在前期投入上。

    隻論吃喝,養活兩百個奴工,其實一年所需大概一百貫不到。而奴工本身,一個成年倭奴的價錢一度飆升到一百貫兩百貫過。

    所以蘇常世族跟著張德在流求島北開辟莊園,並沒有像對待自家工場中的雇工那樣往死裏壓榨。正相反,作為價錢不菲的“牲口”,作為莊園主的私有財產,它們得到了很優質的照顧。

    這就出現了一個相當奇葩的現象,某些江南世族,是“莊園主”和“工場主”雙重身份。但不同身份之下,本該自由一些的雇工,除了自由一點,日子過的遠不如奴工。

    若非蘇常嚴查私自蓄奴,否則甘願“賣身為奴”者,不知多少。

    死一個奴工,“莊園主”會心痛肉痛各種痛,痛不欲生。死一個雇工……掉一滴眼淚下來算“工場主”輸。

    維持一個兩百人規模的莊園,硬件投入大頭就是如何改造環境上。基本上開荒翻地選擇作物都是需要大量實踐的,加上水利設施屋宅房舍,各種農業工具以及大牲口。運輸工具以及道路橋梁……雜七雜八加起來,一萬貫,就是開發一座臨近水路交通的兩百人莊園的門檻。

    萬貫家財,從來不是說說的。

    這個準入門檻,基本上把大多數“寒門”排擠了出去,玩家除了新老勳貴,就隻有衣服各種地方集團而崛起的新興商人階層。

    自貞觀十八年以來,伴隨著各地造船廠的興起,加上武漢對外輸出了大量“先進”技術。貿易交流、商品交換的地理空間距離範圍,都得到大大的延伸。

    而朝廷的“威儀”,以杜正倫“宣慰”南海為標誌,正式宣告深入到了海洋,千裏石塘之外,鄉音依舊。

    “京城這幫人,那是東海南海無從下嘴。”

    “也莫要小瞧了去,北天竺那地界,著實不差。東西兩河,便是信度河……侯氏在信度河,我記得掌控兩國?”

    “是有這麽一個事情,有兩個小邦,如今是侯氏私產。”

    “那地界原本是荒蕪了,本來以為,是甚天災人禍。結果侯氏從磧西借了農工過去,你猜怎地?”

    “怎地?”

    “那二國之人,居然連個像樣的河堤都沒有休整,更不要說灌溉溝渠。磧西農工到了信度河以西,這幾年就是打井,然後從勃律借了奴工,修了兩條溝渠,引水信度河。如今有中田四萬畝。”

    “這……”

    辦公室裏正在閑聊的官吏陡然聽到這奇葩故事,當時就愣住了。反應過來之後,才不可思議地問道:“這怎可能?聽聞那地界,乃是舊時佛國,不至於連個河堤也不知道休整吧?便是不修河堤,河岸種些樹,有甚難的?”

    “你有所不知,那裏土王治下,因水草豐沛,氣候適宜,倘使種地,多是在河灘布種,也不消如何伺候,三四月之後,自有收成。說出來還氣人,玄奘法師遊曆彼處,幾經打聽,才知曉當年那裏這般種地,居然折算下來,一畝地也有三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