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286更新時間:2019-05-21 08:27:09

    “兄長,你現在是忠臣,要牢記!”

    站起身來,給杜構添了一點茶,老張放下茶壺,手裏攥著個茶杯,來回地走動著,“杜相最後對皇帝說的遺言,也是為兄長最後鋪路。不管是皇帝、新老勳貴,還會說房相所率‘進奏院’,都要承杜相的人情。兄長勿要隨意改換旗幟。”

    別人的話,在這當口,杜構是半點都不相信。而老張卻是不同的,當年在登萊,杜氏能夠喘口氣,能夠繼續在帝國的舞台上維持,沒有老張那“無所謂”的態度,是很難在河北道暢通無阻的。

    講白了,老張沒有必要去坑一個杜氏。

    杜如晦固然是要提醒皇帝理智一點,但這是他應該做的,他是臣,而且是名臣。老張不會因為杜如晦去點醒李皇帝,就認為杜如晦就是要幹他們這幫“反賊”。

    一碼事歸一碼事,杜如晦臨死的最後“狂歡”,也隻是有一點點小私心。和帝國其它的巨頭們比起來,根本就是毛毛雨。

    “那登萊、河北、東海諸事……事無巨細,可要如是稟報?”

    “兄長但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皇帝問什麽,兄長知道什麽就答什麽。”老張拍了拍有些忐忑的杜構肩頭,又多了一句嘴,“無妨的。”

    杜構明顯地鬆了口氣,有張德這句保證,那就妥帖了。

    家中頂梁柱去世之後,杜構的“雄心壯誌”暫時已經偃旗息鼓,將來要是還能重燃鬥誌,說不定都要等到李皇帝駕崩。

    “那……就有勞操之了。”

    這話是有深意的,老張很懂。“忠義社”中並非個個都是大氣坦蕩,小心眼的渣滓並不在少數。少不得會借著杜構麵聖這個事情拿來鼓噪,到時候“忠義社”剃掉兩三把交椅,何嚐不是露了大大的好處?

    而且沒了杜如晦的杜氏,那算個屁……杜構這個蔡國公,能比得上杜如晦?

    眼下看不出什麽變化,三五年後,或者到了皇帝駕崩,這蔡國公的嗓門還有多大,可以預料。

    要是張德冷眼旁觀,不去摻合,搞什麽“手心手背都是肉”,那當真是把杜構乃至整個杜氏架在火上烤。

    但“忠義社”中有不少人並不知道張德對杜如晦有承諾,而杜如晦也把最後的一點政治遺產,都扔到了江漢觀察使府上。將來老張接班張公謹,做第二人“湖北總督”的時候,杜相公的門生故吏,都將會成為老張在中央和地方的“援助”。

    用不用得上是一回事,能不給你使絆子就是最大勝利!

    老張對杜構的承諾,等於就是告訴杜構,“進奏院”這幫牲口背後的金主、老爺們要是想要搞杜氏,他張德是不同意的,而且立場鮮明地要反殺回去。

    “兄長放心就是,我誌趣不在這些‘胡鬧’上。”

    玩政治,老張是沒那個精力和腦汁的。兩輩子沒點這個天賦,作為一條工科狗,想要玩小霸王學習機,跟人“鬥智鬥勇”這不是本末倒置麽。

    “苟”上幾十年,攢錢幾十年,總歸能買一台的。

    “唉……大人這一去,杜氏也不知道會如何。”

    家族中的“反骨仔”多的要死,唯一一個在六部有頭有臉的“大佬”杜楚客,還是個喜歡自作聰明的。杜構要是還在登萊,也不至於這麽辛苦,可惜,現在皇帝要用他的“忠心”,除了是一種態度之外,也是要穩住杜氏背後的勢力,甚至是直接拉攏。

    除了帝國的權力中心,外界其實很少知道幾百條“惡狗”已經從李唐江山上小小地咬了一塊皮肉下來。

    市井坊裏偶爾唾沫橫飛扯到點上,大概也僅僅是因為房玄齡在南方打撈到了“九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