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四章 吃“韭皇”(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444更新時間:2019-05-21 08:28:14

    西南高原要說貧瘠,當真是貧瘠,可要說富裕,又是相當的富裕。圍繞在貧富上的問題糾纏不清,歸根究底,隻有兩樣東西,一是人口,二是交通。

    在唐朝缺銅少銀的局麵下,西南山區遍地的小銅礦,可以說對中央朝廷而言,簡直是不啻為一場“及時雨”。至於金銀礦、寶石礦,反而沒有銅礦來得讓人高興。實在是現在的金銀渠道,普遍集中在了東海航線上。

    而除開礦產資源,大量的調味料、飲料作物,都可以在這片“貧瘠”的地區獲得不菲的回報。不管是茶樹、咖啡樹、花椒樹乃至兩類胡椒……這幾年隨手種的樹苗,居然都長勢不錯。

    尤其是茶樹種,還分化出了兩種高山品種和一種低矮的耐寒品種。後者產量低,但是茶葉苦味高,炒製後多次衝泡,先苦後甜,回甘非常強烈。這種苦茶,價錢在洛陽極授士族追捧,一度高過皇室禦用雀舌。

    幸運或者不幸,大抵上很難說得清,至少貞觀朝西南地區的糟糕交通,反而成了一種穩固局勢的“優勢”。畢竟,奢侈品雖然也消耗人力物力,但兩者占的成本和收益比起來,就有點忽略不計。

    老張的估計,長孫皇後除了順手砍諸王一刀,拉攏弘文閣及外朝之外,大概琢磨的,也是想要從西南地區榨取利潤豐厚的奢侈品。

    而且劍南地區的食鹽大多都是井鹽、岩鹽,產量低不說,因為提純手段低下,品質也不怎麽樣。本地區的大部分州縣,又沒有鹽商願意涉足,當年龍昊能夠幹的北地“諸爨”叫爸爸,除了戰鬥力強之外,鹽巴同樣是控製地區部族的重要手段。

    長孫皇後或許卻虎皮、狐皮、熊皮、鹿角、象牙、蟒皮……但她不缺鹽巴,隻要她想,東海海鹽調往劍南,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旁人不能把天下之鹽匯聚一處,她卻是可以的。

    青海鹽、南海鹽、東海鹽……三六九等各分品質,降者為上,給上等鹽;頑抗者下,給下等鹽。後者萬一吃死了,那也是自找的麻煩。

    一係列的政策計劃,長孫皇後和弘文閣都是溝通過的,馬周又帶人做了論證,覺得可以,自然就開始執行。

    進奏院的院士們雖然知道朝廷有什麽動作,卻又沒有問詢的資格,他們的職權,終究還是在地方上。

    一時間,哪怕再不情願往進奏院塞人,院士們為了“油水”,捏著鼻子也想要擴充幾把交椅出來。

    蒼蠅不叮無縫蛋啊。

    進奏院內部剛剛鬆口,李道宗就馬不停蹄在洛陽和長安兩頭跑,貢完李麗質之後,又去貢李麗質她媽……

    “阿郎說的果然不錯,老叔又來求了我一次,兩次加起來,怎地也有三十幾萬。真是沒想到,隻聽說他是個老實人,不似尉遲之流,這斂財的本事,倒是像個碩鼠。”

    “……”

    罵自家老叔是碩鼠真的好嗎?

    瞄了一眼興致勃勃的李麗質,老張笑的有點狡猾:“娘子敲他兩回,你且看著,在老夫這裏,老夫也要敲他兩回。他在‘茶馬道’,是兩眼一抹黑,以為搞明白了,其實根本連門也沒有摸清。”

    “此話何解?”

    “你那老叔以為圈地種樹有了銷路,這便是止損減虧,卻哪裏曉得,那地界想要維持人手何其艱難。商隊行走,多是滇馬走一程,腳力背一程,相當艱苦。再有劍南道路曲折,春秋能走的路,夏冬就未必能走。故而想要求個資深向導,砸錢是沒有用的,還得門路廣……這,便是他要求老夫的一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