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82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9:12

    唐軍不是說離了優質裝備就會死,而是正常人用過好東西之後,再回過頭吃苦,顯而易見沒可能一如往昔。

    即便是跟著唐軍序列“撿垃圾”的“民團”,哪怕在“治安戰”中扮演“皇協軍”的角色,可裝備上也是不含糊的。

    橫刀一把、弓弩取一……箭矢管夠!

    搏命的買賣,要求高點總歸沒錯。

    隻針對“民團”這種民間組織,敦煌宮光加工箭矢就夠賺上一筆,比當年楊師道不會差到哪裏去。

    隨著“圖倫磧”更名“昆侖川”,西域逐漸開始建製州縣,官僚體製逐漸在這塊地區形成了影響力。大量的舊有貴族或是跟著西軍冒險,或是被強行遷往長安、洛陽,整個地區從漢朝滅亡以來的“血統”政治徹底瓦解。

    而這些年因為曹夫子的《音訓正本》,大量原本作為“財產”而生存在這裏的牧奴、農奴、契約奴的後人,頭一回明白了一些道理。

    他們對舊時代中的貴族充斥著不可名狀的極端仇恨,而官僚體製,則是把他們的仇恨轉移到了為帝國服務之上。

    時代就是這麽微妙,在帝國的核心,洛陽權貴隻覺得西域治理相當“殘暴”。卻哪裏想到,西域那些勞苦底層,卻對原本十分陌生的帝國“感恩戴德”。

    至少,從此以後,他們知道自己不是誰誰誰的“財產”,而是人,盡管日子過得依舊艱苦。

    大唐帝國在“昆侖川”的政治軍事行動,瓦解本地區“血統”政治的同時,蕃地受其影響,也大量出現唐蕃聯合的戍堡、軍寨。

    依然是《音訓正本》的作用,配合軍事力量,再腐朽並且散發出惡臭的泥坑,也會被小小的石子砸出一片水花。

    縱使泥濘不堪,還是讓那些靈魂得到洗滌的可憐蟲感到無比幸福。

    當敦煌宮受中央命令,發出“蕃地田畝令”之後,底層蕃人至少名義上都能夠獲得一塊草場或者土地。

    第一次,蕃人和漢人一樣,可以擁抱土地。

    這種誕生於春秋發展於戰國的“小農經濟”,以特別奇怪的方式,登上了雪域高原,然後伴隨著象雄諸部“法主”向南向西傳播,一時間“太昊天子”的威勢更加熾烈。

    整個時代,唯有大唐是官僚社會,也唯有大唐的人才晉升充滿著多樣性多重選擇。

    於是乎,讓老張都有些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武漢在爆產能的同時,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番邦“愛國忠君”情緒的高漲,市場被非理性支配。

    以前“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是十二衛大將軍,或者這個國公那個郡王。但是貞觀二十三年的夏天,老張在武漢吃著涼粉,舊年番邦的土鱉們,卻一個個嗷嗷叫著準備為“太昊天子”陛下盡忠……

    消息傳到武漢的時候,老張頓時明白過來,這現實啊……它不講邏輯,更不需要合理。

    “這特麽分明是玄學……”

    老張一時無語,大唐的“文化成就”直接影響了周圍的番邦體製。不管是因為李道長法力無邊還是董事長功力高深,總之,那些個蕃地屁民們,紛紛想要掀翻自己的“故鄉”,然後高呼“唐軍來了我帶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