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章 陸氏前程(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772更新時間:2019-05-21 08:30:04

    按照陸德明的遺願,墓地迥異別家,做成了一個園子。恰好李奉誡又琢磨著給陸德明“封神”,也算是恰到好處地合拍。

    園子最終會演變成什麽樣的神廟,李奉誡是不知道的,但大抵上,總歸是要跟文化人有關。

    張德命人給陸德明塑像,基座上還有《師說》的開篇第二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至於江湖上傳言《師說》是哪兩隻洛陽才女編出來的,就不用太計較。英雄不問出處,哪怕是女英雄。

    陸氏這棵大樹“轟然倒塌”,嫡係子孫因為種種原因,自然也是願意分家過的。長腦子的肯定知道“龐然大物”的抗風險能力要更大,但是對陸氏有些子弟而言,與其窩在陸氏家族中被陸飛白以及他的後人“吃幹抹淨”,還不如自己撿點剩餘。

    好歹也能落袋。

    人性自然如此,陸飛白也不介意這個。

    小白師兄守喪之餘,自然是按照他老子的遺願去運作接下來的陸氏。

    可能沒有以前那麽龐大,卻也更加精悍有力。

    陸德明留給陸飛白的出路,就是依托“地上魔都”這個“總後台”,在蘇州地麵上操辦師範學堂。

    沒有好高騖遠的意思,陸德明臨死之前就把事情想的妥妥帖帖,在陸老頭看來,接下來的陸氏,與其在朝野之間不上不下,倒不如盤亙在教育領域。

    不管帝都魔都鬥法到底鬥出個什麽結果,“學”這個領域總歸是要用到的。

    長遠來看,肯定是操辦大學更加有力。但是帝國的人口是個掣肘,跟張德幾次探討之後,陸德明斷定短期內帝國更加需要的,顯然是小學、幼學的教學人才。

    而這個短期,少則五十年,長則一百年,總體趨勢是不會變的。

    至於能不能搞個大學學堂出來,有則最好,沒有也無傷大雅。

    畢竟,短期內拿捏住小學、幼學,陸氏子弟要累積一個大學基本盤,也足夠消磨。

    “官產學媒”固然陸老頭沒聽說過,但不代表不懂,“非楊即墨”的時代,學者英雄君上就已經玩弄了這個套路,到隋唐世家更迭,顯然更加熟練。

    作為有著豐富地方主官經驗的體製中人,陸飛白在他老父過世的當口,謀劃好在教育領域深耕深挖,不論皇帝還是門閥,這點香火情的麵子總歸是要給的。

    現實需要倒逼著本就不算成熟的科舉製度,如果說中央一家獨大倒也罷了,任你天大的需要,中央的鎮壓鐵拳一通揮舞,什麽需要都是灰灰。

    然而這年頭很微妙,對於底層的土鱉們而言,帝都不是唯一的選擇,“地上魔都”名聲在外,怎麽地也是個搏前程搏出路的地界。

    “良禽擇木而棲”,家雞也得琢磨個籬笆站著。

    不得不為之而變,這就京城要應對的局麵。

    隻是對很多人而言,還看不到這一點,陸德明謀劃的,從來不是眼門前的仨瓜倆棗。朝廷正式發生轉變的當口,蘇州已經源源不斷地產出朝廷需要的“應試人才”,這才是陸德明算計到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