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942更新時間:2019-05-21 08:30:46

    常州本地諸縣官吏的工資支出中,有一項比較特殊,是一種價格極其昂貴的香辛料調味品。

    並非是產量逐漸拉高的胡椒,而是選育過後的辣椒。

    “東風”船團的三支探險隊,在貞觀二十二年開辟了東海盡頭的半永久基地之後,終於積攢了實力進一步南下大冒險。

    張德也給了一份大略的地圖,多是他記憶中的北美洲海岸線。因為非法穿越之前的職業關係,他幹的事情,不過是把海上鑽井平台連線,然後根據現實冒險的地圖來大略估算。

    省了不少事情,至於給冒險家水手們的精神衝擊有多大,會不會懷疑他其實是個海洋法師……大概是不重要的。

    探險隊第一次接觸到了大規模的土著部落,其中還有規模相當不錯的城鎮。按照“勝兵五百”來看,很有可能是個五千人規模的大城鎮。

    根據後來探險隊的日誌,在描述中,老張推算大概是到了非法穿越之前的“危地馬拉”一帶,可能順著裏約河逆流而上,然後在阿蒂特蘭湖附近跟土著瑪雅人進行了相當緊密的接觸。

    此時的瑪雅人並沒有強有力的統治結構,尚處於“神權”統治時代的瑪雅人,對於唐人相當的好奇,當然,也不是沒有膽大的“勇士”要挑戰陌生來客。

    隻是一個什長帶著兩伍大兵就輕鬆推平城鎮中最大的“部族”之後,瑪雅人就熱情好客並且相當和善起來。

    金銀器、玉器、寶石、女人……能夠拿出來交易的東西很多。

    尤其是因為部落戰爭,城鎮中的被統治階級,有不少就是被的大城鎮的俘虜。

    一個城鎮,往往就是一個部落聯盟。

    而部落聯盟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或許因為供奉的神祗不同,就是世仇多年。但又因為和別的部落聯盟矛盾更大,於是又能相互忍讓。

    對唐朝探險隊來說,這些觀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探險隊的惡棍們可能在唐朝玩腦子有點蠢。但是在番邦活用老家的套路,還是夠糊弄好些年的。

    探險隊“發明”了“車”,“車”被用來交易,而“發明”過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正是瑪雅人自己的木材。

    空手而來,滿載而歸,其中,就有三種辣椒,兩種南瓜,以及一種個頭很小很小的玉米。

    在阿蒂特蘭湖附近的部落,種植的玉米更像是玉米筍,反而辣椒相當的不錯。

    其中一種形狀類似手槍子彈的辣椒,成活率極高,而且可以跟劍南原生種雜交。

    主要的育種基地,就在江東,實際上就是在江陰。

    又因為地處江陰,常州官場也就拿到了便宜。

    辣椒產量此時並不高,而且市麵行情上,家庭內部消費,主要還是以“甜食”來彰顯富貴。

    典型就是巴蜀地區,這年頭的巴蜀,是吃糖的。

    辣是什麽?

    但優質調味品就是優質調味品,辣椒的魅力是不可阻擋的。

    真正打開門路,跟早年培育原生種無關,而是欽定征稅司衙門的稅警兄弟。“番椒賦”原先並不高,因為鮮辣椒保存不易,很快就腐敗。

    但是幹辣椒就不一樣了,因為常年在水上漂的緣故,吃糖對江湖男兒而言,有點不合時宜。反而發汗驅寒的“辣味”,相當的受用。

    因此隻是一個冬天,貞觀二十三年的時候,欽定征稅司衙門就時不時跟上頭反應,最好開征“辣椒稅”。

    這個稅種,主要針對的就是幹辣椒,效仿胡椒、花椒舊例。

    “打邊爐”“銅火鍋”“麻辣燙”,這是欽定征稅司衙門底層跑江湖的三件套,配合老白幹牛羊肉,基本上苦差事也能變成美差事。

    於是就出現了相當怪誕的事情,產量並不高的辣椒,被一個衙門生生地拔高到了江湖地位超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