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七章 觀察(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696更新時間:2019-05-21 08:30:48

    和武漢那種已經相當純粹的“城市”不同,常州諸縣依舊能夠找尋大量的“田園牧歌”痕跡。

    這是一個手工業、工業和傳統農業並行共存的地方,即便沒有張德這條非法穿越亂入唐朝的工科狗,本地的農家也並非是純粹的農家。很多時候,都是半農半工。他們既是農民,也是手工業者,也是行腳商,興許還承擔著消費市場消費者的身份。

    但因為船運陡然爆發,揚子江東西往來也不是天塹鴻溝,人員物資金錢的交流,自然會帶動觀念的交流。

    揚子江口,隨處可見受到武漢影響的事物人物。

    工坊用上了鯨油燈,穿衣用上了北方棉,吃著糖水罐頭聽著新式的詞曲,彈撥的琵琶未必是琵琶,興許隻不過是同樣亂入唐朝的吉他而已。

    “這裏織布、印染廠的女工,有點不簡單。”

    觀察使府的隨員閑著無事,也到處走走看看,順便做個小調查。很多東西,傳揚再厲害,遠不如自己親眼看一看,親身感受一下。

    “噢?”

    張德有兩班“秘書”,男班多是家生子,如張乾、張亨、張利之流,業務能力極強,思維也機器敏捷,最重要的是,不“畏上”,這就讓有上進心的“上峰”,用他們都用的很順手。

    女班多是狗窩裏的女郎,也有一些女郎自己夾帶的貼身女婢,她們大多跟母族關係親密,或者跟某些親眷加強了聯係,總之,女郎們操持的業務,很多時候更需要大家族的人力物力來支撐。

    兩班“秘書”各有不同,但到底不是尋常府內佐官幕僚能夠替代的。沒有馬周那樣的才能,底層升遷上來的人,想要達到頂級世家大族子弟的能力,難度極大。

    不過府內精英也很現實,他們這一代人能夠混個富貴榮華最好,混不到,就當自己給後代子孫打基礎,兩代人三代人經營之後,總能起來。

    所以跟著張德前來江東的府內隨員,不管過往接受了什麽樣的教育,首先心態是相當的好。

    “如果所料不差,這些女工大多識字,且是操練過的。”

    “識字又有甚麽奇怪?漢陽女工,大多……唔。”

    回答的隨員戛然而止,女工識字的確不奇怪,但織布、印染廠是有點特殊的,這種專業性比較強的行業,對女工的要求有點高,往往都需要熟練工。而一個熟練工的年齡,這年頭鮮有低於二十歲,普遍都是二十五歲往上走。

    在武漢還不明顯,在蘇州尤為突出,那些工資極高的織女,年齡大多都在三四十歲,鮮有三十歲以下。

    江陰這裏同樣如此,熟練工的年齡,高度契合“三十歲”這條線。

    同樣都是三十歲,武漢三十歲的女工識字,那都是這幾年的強行“掃盲”。而江陰這裏,毫無疑問是不一樣的。

    “三十年前?”

    時間倒退過去,顯然不可能以三十年來計算,但張德赴長安的時候,不過是十歲。

    “唔……”

    細思極恐,天生的反賊,十歲之前就搞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