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係(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004更新時間:2019-05-21 08:34:38

    和張德喜歡吃涼拌芹菜不同,陸飛白極好炒菜,尤其是用臘肉來炒水芹菜,這種吃法,是小白師兄最喜歡的。

    “水晶宮”做了幾種炒菜,除了臘肉炒芹菜之外,還有韭黃炒螺螄,蒜葉炒沙蜆。又有兩盤油炸過後紅燒的鳳尾魚,加上慣例的“太湖三白”,皮蛋涼拌了醋芹,這就算是齊活了。

    喝酒的光景,陸飛白品著葡萄酒,很是滿意地說道:“那‘白燒’著實不合我的舌頭,還是這葡萄酒最是好喝。”

    “就是保存不易。”

    “今年蘇州也是廣種葡萄,昆山縣多得是葡萄、獼猴桃,如今這吳縣城中,倒是金貴了起來,一個個細皮嫩肉的,連時令水果都敢追捧。”

    以往販賣水果,大多都是京城的權貴,才能敞開了肚皮吃水果。

    現在倒是大不一樣,蘇州城內,小市民也願意掏錢買了甘蔗來啃,一串葡萄雖然金貴,到也不算貴的太離譜,在偶爾“奢侈一把”的可接受度中。

    “蘇州本就有錢,如今又開了上海鎮,昆山人種水果來發賣,是好眼光啊。”

    貞觀朝的昆山和老張非法穿越之前的昆山不在一個地方,非法穿越之前的昆山在鬆江北,貞觀朝的昆山,則是在鬆江南。花了大錢修整鬆江之後,昆山縣擴建的範圍,大致就在非法穿越前的青浦一帶。

    這裏雖然窪地多,一到雨季就頻頻內澇,可魚蝦豐沛,果蔬高產,倒是趕上了揚子江口大發展的好時候。

    連續拓寬官塘、漢塘之後,蘇州又抽了一大筆錢,準備疏浚昆山以西的低窪沼澤。圍圩造田的法子,在這裏也是用得上的。

    按照估計,整片窪地改造成一片湖泊群是不成問題的,這樣還能養魚,又能給四周水網當做調劑站,起到排澇、抗旱、灌溉的多重作用。

    這個大工程一旦完成,保守估計都能增加水稻田至少二十萬畝。

    隻是這個工程太大,光靠蘇州一地是遠遠不夠的,哪怕有錢,但實在是缺乏足夠的勞動力,這就需要從外地雇傭,或者就是征發民夫。

    但現在蘇州本地民夫想要征發,也不太容易,因為大量勞動力已經打散進入了城市或者城鄉結合部的工坊中。

    官府硬要征發並不是不可以,隻是成本極高,每個村鎮坊裏弄堂的壯丁想要通知到,對底部吏員、幫辦的素質要求極高,而且數量極大。

    這對蘇州官吏們而言,還不如直接花錢買奴工。

    可惜如今奴工也不好買,“扶桑地”那邊自己人打出了狗腦子,一時半會兒也分不了勝負,那就別想有大規模的奴隸貿易。

    眼下最好且最穩的辦法,就是有人能夠自上而下統籌運作,從別處州縣借調民夫。比如緊鄰蘇州的常州、湖州、杭州,都有大量人口,而且地緣上親近,理論上是沒問題的。

    不過這個理論,也僅僅是鄉土人情上的理論。對官僚們而言,這就是兩回事。

    憑什麽我們杭州人要給你蘇州幹活?

    大家都是刺史,你蘇州上班的就比我常州上班的要硬?

    官場上的排排坐是比較敏感的,百姓們倒是無所謂,反正都是老鄉。蘇杭親眷互相幫忙,那也是自來就有的故事。

    隻是官僚們大多都不是土生土長,這種生長於斯的情感,淡薄的很。

    於是乎,這個事情就算是僵持下來。

    最終又回歸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上,中書令老大人這江東總督的位子?是不是有搞頭啊?

    長孫無忌因為在虎丘山坐鎮,是贏得不少好感的,他一個外來戶,要做江東總督,正兒八經地把江東捏成一塊,對本地豪強來說,是好事,更是機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