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 衝突(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638更新時間:2019-05-21 08:34:58

    “宗長,之前內廠帶人去荊州複查水利,江陵那邊似乎多有阻撓。在安興縣三天兩頭就是擺宴吃酒,著實不當人子。”

    “無妨。”

    馬車車廂內,張德淡定地擺擺手,新修的道路很是平坦,四輪馬車在上麵即便是奔馳,也不會感覺多麽顛簸。

    看著窗外的景色不斷向後,老張的心情相當不錯:“荊襄那些個雜七雜八的東西,等明年就一並打殺幹淨。”

    高產水稻田就在荊襄,隨著武漢的擴張,這種好地方扔給荊襄土豪,這麽些年連圍湖造田都做不好,指望他們能老老實實把糧食交出來,還不如做夢。

    安興縣北地有個大湖,原本湖不大,或者說原本也不算湖,而是揚水大運河的舊址。隻是後來因為軍事防禦的需要,就引入了沮水和漳水,一百多年的擴張,也就把原先的揚水大運河給消滅了。

    這個大湖,老張非法穿越之前,也曾經去過,不過那時候不叫大湖,而是叫長湖。

    往南就是安興縣,安興縣所在位置,正好就是兩個湖泊的中間。北麵就是大湖,南麵叫做官湖。

    順著官湖往東,就是白湖、白鷺湖。

    這麽一大片湖泊群,在老張非法穿越那會兒,隻有長湖還在,其餘湖泊都全部消失,變成了耕地和居住區。

    所以老張非法穿越那會兒,不少人還覺得當地的地名很奇怪,什麽“白湖村”什麽“南湖灣”,那是既沒有白湖,也沒有灣。

    因為都消失了。

    隻有整片廣大耕地上的農場,還能透露出曾經的故事,三湖農場無三湖,年長的人可能還有記憶,但老張非法穿越那會兒,年輕人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腳下,曾經是一片規模龐大的湖泊群。

    雖說文人墨客自己各路小清新很喜歡湖泊群,但對貞觀二十五年的張德來說,圍湖造田幹死這幫濕漉漉的禍害,才是他想要做的。

    至於說水利調解……等哪天蓋個三峽大壩,什麽都有了!

    眼下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開坑水稻田,盡可能多的生孩子,舞文弄墨這個事情,老張半點興趣沒有。

    哪怕有貞觀朝的頂級文人騷客要裝逼,老張反正有“智障大師”這個老前輩在,時刻準備著打臉,時刻準備摩擦。打到他們懷疑人生,擦到他們內心自閉。

    “大湖通渠漢水,目前還是能做到的吧?”

    “可以是可以,隻是揚水大漕渠的末端,連續淤塞多年,荊州想來也不願意疏通,此事談了十年,如之奈何。”

    “嗬……這幫狗東西。”

    老張罵了一聲,卻也沒有多麽氣。實際上倒黴的也不是他,而是揚水大運河末端居住的人。

    武德朝的時候,這裏還有設置有一個縣,叫做紫陵縣,跟竟陵縣是隔河相望。結果很快就被荊襄豪門給玩死了,大漕渠的作用失去之後,紫陵縣就被裁撤,徹底被廢。漢水南的大片土地,就被並入荊州。

    最終被誰吃掉,也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而紫陵縣的根基,是可以做成上縣的,即便是被裁撤的那年,實際的田畝數量,是超過七十萬畝的。

    但賬麵上,隻有二十萬畝出頭,戶籍數量也是不滿三千。這一通騷操作,就是在貞觀朝初期完成的。

    李皇帝捏著鼻子認賬,也是因為不得不拉攏南方士族。

    整個荊州,蕭氏、梁氏、黃氏、張氏,都是頂級大族。他們要瓜分地盤,貞觀朝出去的李皇帝還真沒有太大的辦法。

    後來雖然用武德老臣去做酷吏快刀,但也治標不治本,被幹大多都是二等豪強。大量土地、人口,還是控製在老大世族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