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1598更新時間:2019-05-21 08:35:04

    過豫州之後,武漢的訪問團並沒有走許州長社這條官道,而是順著汝水西行,前往了襄城。

    這裏有一條朝廷砸了大價錢修的弛道,貫穿汝州東北,和汝水基本平行。因此工部典籍上,正式官方名稱是“汝水路”。

    不過一般工部官吏,都說“汝水道”,從襄城出發,過郟城,通梁縣,最後曆盡三關過了伊水,就到洛陽南。

    基本上京城新南市的物流隊伍,隻要是南下的,都是走這條路,可以說相當的熱鬧繁忙。僅新南市一地每年就要上繳“保養費”大概一萬兩千貫左右,均攤到新南市的各個商家,大概每家一年十貫左右。

    新南市現在登記造冊的商家數量,就是一千兩百家,至於零零散散的鋪麵、門麵,可能有一萬多家。

    整個新南市相較當年的規模,擴大了幾十倍,原因麽,自然也是很簡單——京城居行大不易啊。

    大概也是受了“居行大不易”的影響,京城這些年在城外出生的男嬰,有很多小名就叫“居易”。

    什麽黑居易、黃居易、蘭居易、紫居易……各種居易,名字承擔的,也不外是父母對未來的期望。

    “觀察,過了界碑驛站,就到郟城地界。”

    有個在武漢專門做育種的官吏,特意一大早跑來張德這裏問候。

    “噢?”

    一想到對方的工作內容,張德頓時笑道:“想必此地有君中意之物?”

    “實不相瞞。”

    那官吏有些靦腆,看上去老成,其實年紀也不大,也就二十五歲。是從開辟苜蓿場之事入職,早先是流外五等,上不得台麵。

    不過他也是張德的學生,父親是江淮沒跟腳的纖夫,屬於典型的庶民子弟。鑽營的本領不強,唯一能在武漢站穩腳跟的,就是做事認真,而且的確有些本領。

    隻聽這個綠袍小官正色道:“前幾年武漢從河南進口種牛,汝州有紅牛三種,出肉率能有百分之四十多。若是用作拉車,能拉三千斤以上,是個良種。這三種紅牛,又是郟城紅牛最佳,肉質品相極好,牛種可作兩用。”

    “郟城紅牛……本府記得引進過啊?”

    “在漢陽養得不甚好,在申州要好一些。”

    一聽這話,老張頓時明白過來,“很好,很有想法,能有長遠想法,很好啊。”

    如果張德依舊隻是管著武漢及周邊地區,其實也沒什麽意思。這紅牛品相再好,漢陽縣的環境可能不一定適應,產肉率可能就低,屠宰率可能也會不理想。

    加上又有可能水土環境導致牛種生育率不佳,那引進不引進,意義其實不大。

    但張德要做湖北總督,那湖北北地就可以搞紅牛養殖,配合幾輪雜交,說不定還能選育出穩定的優勢牛種出來。

    “除紅牛之外,汝州有一種粗毛羊,兩年三胎,一胎三到四隻羊羔。出毛出絨都還算可觀,配合武漢新製並線機,年增毛線應該有百分之五以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