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章 此處也有組織(2/3)

作者:天空之承字數:7886更新時間:2019-06-07 10:35:27

    材料方麵,諾曼人雖然竭力予以保障,但戰時的供應本來就存在各種“先天不足”,特別是銅製部件和橡膠輪胎的嚴重不足,成為製約產量的最大短板。根據魏斯從工人那裏了解的情況,諾曼人每周會派遣一艘飛行運輸艦,運來要進行改裝的武器,運走改裝完成的裝備,順帶運來各種洛林本地不能自給的材料。運氣好的時候,他們會運來精煉的銅錠和指定規格的輪胎,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運來的是成堆的“破銅爛鐵”。遇到這種狀況,工人們就得充當垃圾分揀員,將銅製品丟進熔爐融化,再鑄造成為他們所需的部件,至於輪胎,諾曼人也知道廢舊品無法使用,便要求工廠想方設法尋找替代品。如此一來,工人們有時需要額外花費大量時間去籌備原材料,導致工廠的周產量非常不穩定。有鑒於此,不少工人甚至提議,幹脆做回他們的老本行,產生諾曼軍隊製式規格的槍械,以換取穩定的食物補給,再想辦法對工廠生產的武器做些手腳,相當於間接支援聯邦軍隊作戰,一舉兩得。

    工人們的提議,固然有可取之處,但經過思量和權衡,魏斯仍決定維持當前的生產方向——以輔助裝備為主,兼而製造少量供給洛林治安、警察人員的老式步槍。這樣做,可以避免工廠被諾曼人強行接管的風險,又能盡可能降低工廠對敵方戰爭機器的貢獻度。為了穩定產量,讓大夥不至於餓肚子,魏斯還是想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第一項便是科學的統籌生產,譬如將青壯勞動力增派到鑄造生產車間,使鑄造生產在數日內保持滿負荷運轉,集中製造出一批足夠兩三個星期使用的銅製部件,在原材料用光之後,及時將這些青壯勞動力調派到衝壓和焊接生產線上,而第二項則是合理調配班次,將身體較弱的年長年幼者安排到夜班,並相應降低夜間生產的強度,在不降低總體效率的情況下,通過晝間生產的相對集中,提高生產質量。

    除了這些內部調整調劑手段,魏斯還想方設法借助“外部力量”解決問題——在他的懇請下,澤同意在他的管轄範圍內開展行動,由治安隊和警察搜集各種可用的銅製品和堪用的橡膠輪胎送到工廠來。盡管這些行動在第二個星期才開始發揮作用,在魏斯的靈活調度下,克倫伯-海森工廠居然連續三個星期達成了生產任務,讓那些義無反顧追隨抵抗武裝的鄉親父老們度過了最初的難關……盡管克倫伯-海森工廠是在諾曼軍隊的掌控下運轉,魏斯的作為,依然為他贏得了大部分工廠工人以及昔日追隨者們的認可。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廠的諾曼守衛見魏斯一門心思組織生產,而且工作卓有成效,他們也跟著得到上級的褒揚,因而稍稍放鬆了對他的看管——至少不像剛開始那樣亦步亦趨地進行“人盯人”看防。當魏斯在車間檢查機器的時候,負責盯梢的諾曼士兵隻是站在車間門口,工人們與之交談,隻要時間不長,舉止表情沒有異樣,諾曼人也不再頻繁上前幹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