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四章 高估(一)(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228更新時間:2019-06-30 12:29:32

    杯中鮮血一飲而盡,隨後這千餘人便啟程出發。長林寺距離明軍控製區最東端的分水關相距百裏,所幸萬家兄弟俱是這漳南地區的地頭蛇,道路熟稔,穿山過溪,隻在數日之後便已經進入到了潮州地界,甚至連分水關都沒有路經,更沒有被詔安的清軍所察覺。

    駐紮在黃岡堡,鎮守饒平縣南部、為分水關後勁同時兼著盯防黃海如的守將郭泰,陳凱已經聯絡過了。這千餘人抵達,便駐紮在了黃岡堡左近,先期受郭泰的監督,由萬義、萬祿二人負責管理。

    安置妥當,書信也早已送去了潮州,陳凱便帶著盧若騰、萬禮和道宗和尚三人奔赴潮州。不過,這一次卻不再是沿著韓江水道乘船而行,而是自東向西,坐著郭泰安排的馬車,奔著廣濟橋而去。

    黃岡堡到潮州,不過百裏而已。陳凱等人做的是官方的馬車,有明軍專門護送,沿途也早已被鄭成功及其部將們蕩平,一路無話。

    待陳凱抵達韓江東岸,馬車自廣濟橋上同行,回想起這一路上俱是走的官道,此刻商旅、人流比之他上次來時又是多了一重,更顯出了明初振興江西儒學的潮州士人李齡曾過的那句:“吾潮之勝狀,在於廣濟一橋。”

    馬車通行,鄭成功早已在廣濟門前等候。等的是陳凱,亦是盧若騰,對於萬禮反倒是捎帶腳的,至少萬禮帶來的人馬還不至於讓鄭成功出了城門迎接。

    “盧尚書,數載不見,今番聽聞您還在聯絡義士,足見先帝當年的目光如炬。”

    鄭成功開口便提及隆武帝,就像是陳凱以隆武朝官職向盧若騰行禮一樣,這是他們之間最重要的紐帶。

    此間提及隆武皇帝,盧若騰的雙眸當即便是湧出了熱淚。他是老於官場之人,但是不可否認,隆武帝確是自弘光帝、監國潞王和監國魯王以來,南明最有中興氣象的君主,甚至就連隆武的弟弟紹武和桂藩的永曆帝,其實在能力上都相差甚多。很可惜,隆武在軍事上沒有自主權,福建為鄭芝龍控製,湖廣戰場的何騰蛟也不是個純臣,再兼其人勇氣上也稍顯不足,清軍一入仙霞關,便是滿盤皆輸了。

    “太師若是有國姓一半,哪怕是十分之一的純良,國事也不會淪落到現在這個份上!”

    這話,盧若騰當然不會當著鄭成功的麵兒,僅僅是相交甚歡之後,與陳凱的一句牢騷罷了。

    盧若騰看得出來陳凱絕不是那種在背後嚼舌根子的人,才願傾心而談,陳凱亦不會出去多嘴,甚至這句分明的牢騷話,早就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了。

    “盧尚書此來,便不要走了,留在此處助吾一臂之力。吾這邊百廢待舉,更是需要盧尚書的才具和經驗。”

    話雖如此,陳凱可不相信鄭成功真的會重用盧若騰,那份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就連他的老師錢謙益都不能豁免,那就更別提旁人了。

    前段時間,倒是也有不少讀書人前來投奔,有的是福建人,有的則是廣東人,皆是舉人、秀才乃至是童生,大多被安排了差事。其中陳凱也看見了幾個熟悉的名字,比如潘庚鍾,比如馮澄世,現在都在鄭成功身邊讚畫軍務,隻是還沒有真的拿到實權罷了。但是比之盧若騰那般大抵是隻能做個高參的,卻還是有不少機會的,哪怕陳凱已經先期分走了不少實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