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846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09

    程鄉的礦石素來是經韓江水道至潮州府城,有了充足的礦石、金屬來源,才有了“姑蘇樣,潮陽匠,揭陽之錫居其上”的美譽。

    程鄉為郝尚久侵占,礦石運抵潮州的商貿路線就斷了。這對於明軍而言是缺少了一大塊軍需原料和貿易貨源的來源,軍事和經濟上必然受損,但是有海貿支撐,尤其是中左所的海貿中心地位的逐漸恢複,無非是西邊不亮東邊亮,可是對於程鄉那邊的礦主而言卻是致命的打擊。

    沒有了收購方,開采出來的礦石就隻能扔在地上堆著。而要開拓其他方向的商路,麵對的卻是周邊群上環抱,向西入惠州府地界則一是逆流而上,貨運速度和規模受限,二來是惠州府那邊的興寧、長樂也有礦產,並不太需要這邊的礦石和冶煉的金屬來補充缺額。

    這樣的狀況長期存在,使得礦主紛紛關閉礦洞,遣散礦工,甚至是靠著改行來維持生計。其中也不乏有士紳、富商在這樣的狀況下受到損失,使得程鄉地麵上怨聲載道。

    郝尚久在地方上得不到支持,稅賦上由於貿易量大幅度下降也受到了影響,這更是進一步的壓縮了軍事上的潛在能量。

    商貿的斷絕是裏外不討好的事情,奈何礦石、金屬基本上都與軍需有關,無論是清廷那邊的感官,還是郝尚久自身的憂慮,都是萬萬不敢放開這個口子的。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明軍在南線大敗靖南藩藩兵,基本上是全殲了惠州、東莞兩個鎮的綠營,這兩鎮綠營都是與他一般無二的李成棟的舊部,就這麽被打沒了,使得他不得不重新估量自身的定位問題了。

    ………………

    需要估量定位問題的不僅僅是郝尚久一個人,大軍潰敗,過海豐縣城而不入,直接便翻山越嶺的逃過了蓮花山脈。耿繼茂就知道跑了,但也總算是有群追隨他父親多年,忠心耿耿的老部將們跟著,在侍衛們的護翼下竟一口氣的逃到了西江之畔的一處碼頭,一處他們大軍來時路經過的碼頭。

    到了此處,馬已經再跑不動了,無精打采的吃著些草料,哪怕是看上一眼都會有著那種有氣無力的感同身受。

    不休整一番是不行的了,正好借著這段時間來等一下徐得功和連得成這兩位大帥。靖南藩此戰是傾巢而出,結果落得一個慘敗的下場,此刻尚且跟在耿繼茂身邊的也不過區區兩千出頭的兵馬,剩下的部隊就隻能指望著這兩位大帥在後慢慢收斂了。

    單憑自身實力,戰線是維持不下去的了,耿繼茂經驗太少,而且這一路上跑下來,精神狀態也不怎麽好,此刻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是幾個部將還是專門派人回廣州請尚可喜到惠州府城接應,以免明軍得勢不饒人。

    碼頭及此地村的百姓已經基本上被泄憤的藩兵殺光了,夜色中偶爾傳出的幾聲女人的尖叫,也無不是那些藩兵妄圖靠著奸***待弱者來發泄其內心深處的恐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畢竟藩兵也會恐懼,也需要減壓的,隻要把明哨暗哨布置好了,確保了大軍的安全,軍官們對此不聞不問,甚至更有參與其間的。

    碼頭最好的一處宅子裏,侍衛隊長從耿繼茂休息的裏間出來,眾將無不抬起頭看去,得到了去依舊是一個搖頭的答案。

    耿繼茂還在睡覺,或者是還不願意醒來麵對這樣殘酷的事實。這樣的心理素質,實在不是個適合領兵作戰的人物。可問題在於,兵為將有是素來的傳統,這並不僅僅在於他們從屬於耿家,更在於他們的部將、士卒們在這樣的傳統和理論的支撐下才會擁有作為從屬於他們私人所有的可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