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八章 農工商(上)(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180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21

    曆史上的同期,海澄之戰中,清軍以上百門大炮轟擊外圍據點及海澄縣城,明軍則以預先埋設火藥,隨後引爆的方式還之以顏色,並且借此取得了勝利。

    海澄之戰的勝利,使得明軍最終保住了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海澄縣城。早前兩年的連戰連捷,總算是未有因為鳳巢山的慘敗徹底將收獲盡數吐出去,也為接下來的發展奠定了一些基礎。

    陳凱看過書信,不由得歎了口氣。鄭成功所部比曆史同期要更為強大,這一點不僅僅是在數量上,更是體現在了質量上。

    奈何,清廷入關之初的幾年裏迅速的占據了中國的大半,無論是大順軍、弘光朝、潞王監國、魯王監國,還是隆武帝、紹武帝,以及走了多次好運的永曆帝,都敗得實在太快了。現在憑這些邊邊沿沿的地區與清軍抗衡,國力的巨大差距使得明軍很難取得巨大的成效。如去歲大西軍反攻的場麵,亦是積累多年的力量的總爆發,不可輕易見得的了。

    雙方苦戰一月,最終是以明軍的勝利告終。清軍損兵頗為不,據鄭成功的書信中描述,斬首應在四五千之數,戰輔兵的俘虜也突破了兩萬大關,這其中更有不下兩千是杭州駐防八旗的漢軍旗兵承擔的。至於那一百多門的火炮,於陳凱看來反倒是沒有那些漢軍旗的傷亡要來得更加重要。

    但是,明軍在這場大戰中也同樣付出了不的傷亡,接替戰前病故的右衝鎮總兵官陳朝之職的葉章在這一戰中陣亡,亦有多名戰將負傷,參戰的二十一個鎮都有著或輕或重的傷亡,勢必需要一段時間來重新恢複。

    “反圍剿啊。”

    歎了一聲,陳凱便下意識的搖了搖頭。王江在座,未有聽清楚陳凱所言為何,連忙出言問及。陳凱也僅僅是回了一句無事,轉念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來。

    “長叔,魯王殿下自去監國號的事情,你可知道?”

    這事情發生在三月,陳凱已經出征瓊州府。鄭成功的書信是隨後送到瓊州府的,結果到了的時候他已經乘船前往香港,最後又跟了過去。

    陳凱依稀記得,魯王自去監國號一事,似乎與鄭成功的逼迫有關。似乎還聽誰提起過,魯監國去監國號之後,鄭成功一度有想要把魯監國送交永曆朝廷的打算,甚至還一度付諸行動。但是最後好像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未能達成,最後這位魯監國又重新回到了金門島上。

    當然,金門島上的魯監國據是日子不好過。飲食上,這位皇明親王因常使用番薯而被冠之以“番薯王”的綽號。更加令人震驚的是,據我大清的法,魯監國朱以海是被鄭成功沉海而死的!

    唐魯之爭的舊怨,從情理上分析,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但是,問題在於史料記載朱以海實在康熙元年的十一月去世的,而鄭成功則比他早半年就已經病故了,鄭成功死後殺人這是不符合科學邏輯的。除此之外,鄭成功背了三百年黑鍋之後,於公元1959年,金門島的農民采石時發現了魯監國的墓穴,考古人員根據墓碑的文字以及陪葬物分析,確定了墓主是為朱以海的身份,才總算是為鄭成功洗脫了冤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