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揭盅(完)(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3626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58

    所謂政治鬥爭,其關鍵點無非是五個字——誰是誰的人!

    郭之奇是崇禎元年的進士,但是當年初入官場時也聽人提起過一些舊事。比如遼事起,遼陽、沈陽相繼陷落,明廷任命了時任內閣首輔大臣方從哲舉薦的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的同時,東林黨則推舉了王化貞為遼東巡撫,釀成了其後的經撫不和。

    東林為什麽要多此一舉,其原因就在於王化貞是東林大佬葉向高的弟子,是東林黨成員,而那熊廷弼是楚黨人物,浙黨的方從哲推舉此人就是與楚黨聯手壓製東林在遼事上的影響力。這事情上,雙方誰也摘不幹淨,無非都是黨同伐異而已。最大的差別就是熊廷弼起碼還有些能耐,而王化貞則幹脆就是個廢物罷了。

    隨後,廣寧陷落,東林反過來要保曾經的政敵熊廷弼,而浙黨、齊黨、楚黨等其他黨派團結在魏忠賢旗下形成的所謂“閹黨”卻掉過頭來要保王化貞,就是因為戰敗之後,熊廷弼見東林勢大,就倒向了東林,而王化貞則預見到了東林即將崩潰的未來,從而選擇了閹黨。

    其結果就是隨著東林倒台,廣寧失陷次要責任的熊廷弼在啟五年就被殺了,而王化貞這個罪魁禍首則是遷延到了崇禎五年,也就是七年後才被處死——若非是他實在沒辦法脫罪了,知道會不會像當年剛出事時力保過他的東林群賢們所言的那般“重列朝班”。

    同樣的道理,陳凱是鄭成功的幕僚出身,是鄭氏集團當今的二號人物,與他們這些正統科舉出身的官員在跟腳上就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當陳凱遭遇連城璧,其實際上是鄭氏集團與粵西文官集團之間的爭鬥。而金維新,與陳凱出身類似,乃是李定國的幕僚。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他們在麵對陳凱這樣的對手的同時按道理來是不應該再樹敵的。可問題是在於金維新與陳凱交好,廣州城內一府兩縣的官吏空缺也都被金維新安插了陳凱的人,顯然是在廣州的控製權爭奪戰上下注陳凱那邊了,這就會影響到李定國的最終決斷,所以這一次幹脆來一個一石二鳥。

    “打蛇,就要打他的七寸之地!”

    視線所及,金維新上了馬車,任憑著挽馬無精打采的將車子拉出了大營。郭之奇嘴角上的笑意一閃即逝,和朝廷的文官不一樣,子不信任的文官隻要背後的文官集團足夠強大,仕途上也並非沒有機會,可若是東家信不過幕僚,那麽那個幕僚的未來也就算是完蛋了。除非,那個幕僚能夠重新獲得信任。

    “這一次是牽扯著外人,哪有那麽容易的。”

    想到此處,郭之奇轉過頭來,再不看金維新的馬車顛顛簸簸的駛向廣州城,反倒是自行整理了一番官府,隨後大步向李定國的中軍大帳走去。

    “殿下,下官姍姍來遲,還請見諒。”

    “督師言重了,肇慶府那邊的事情解決了?”

    “已經解決了,請殿下勿憂。”拱手一禮,郭之奇進而解釋道:“其實也並非是什麽大事,官府剛剛恢複施政,地方上與那些軍將有權責不清的地方,隻要梳理開了就無事了。”

    郭之奇之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趕回來,一則是要在金維新的事情上避嫌,其二則是肇慶府那邊確實出了一樁事情,一樁關於粵西明軍占用民田搞軍屯的問題。若隻是尋常百姓也就罷了,問題是那些丘八占的是一戶縉紳的家產,這裏麵又不可避免的牽扯到了一些文武之爭的萌芽,所以郭之奇才會親自趕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