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一章 底牌(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136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58

    如浙江有上八府、下三府之別,各省皆有區域之分。之於廣東,此間素來是以廣州為中心,廣州以東的潮、惠是為粵東、廣東以西的肇慶及羅定州是為粵西,而那高廉雷瓊則是更加遙遠的所在。除此之外,便是粵北地區,按照當下的行政劃分,便是韶州府、南雄府以及廣州府最北麵的連山、連州、陽山三縣,這些地區構成了廣州這個笠盔似的省份的盔殼兒。

    素來,欲大舉入粵,福建走閩粵分水關、湖廣跨連陽、廣西下西江、而江西則要翻越梅嶺南下。南雄、韶州兩府,正處於梅嶺一線,得此二地,便可以直撲南康府,乃至是南贛地區的核心所在——贛州府城,當年李成棟兩次進攻江西就都是自此而進的。

    五月中旬,陳凱返回香港便馬不停蹄的趕往了惠州府城。那裏,素來是惠州府的菁華所在,有著大片的平原可以用於耕種,否則偌大的惠州府也不會選擇在這麽個不利於統治的西南角設置府城。

    經過了幾個月的鎮守,郝尚久已經站穩了腳跟,雖地方上有文官衙署,軍中也多了些監營、監紀,但是這些人奉了陳凱的命令,對於郝尚久所部管控得都比較鬆,不似鄭氏集團的嫡係部隊那樣的嚴謹。土皇帝三個字稱不上,但那日子也越加的愜意起來,尤其是新近獲得的這片區域論起富庶遠勝於程鄉、興寧、長樂那些偏僻所在,更讓郝尚久滿意於與陳凱之間的合作。

    陳凱抵達惠州府時,郝尚久這邊經過了幾個月的休整,大軍也已經得到了充足的恢複。隨後,隻是半個時辰的密議過後,郝尚久便留下了必要的城守部隊留守城池,帶著其他的近三千戰兵隨陳凱出發。

    這一遭的目標,是為當初劃分給郝尚久,但是後者始終沒有餘力發動進攻的那處長寧縣。那裏是惠州府的西北部,不過陳凱和郝尚久並不打算繞道河源縣,而是一路北上,從廣州府東北部的龍門縣過境,直撲長寧縣城。

    此戰,隨同出征的不僅僅是一個惠州鎮而已,陳凱在前往惠州府城的同時也向從化、東莞、增城、新安等縣的明軍下達調令,包括後衝鎮、護衛中鎮、護衛左鎮、護衛右鎮、護衛前鎮、護衛後鎮以及隨後趕到的鐵騎鎮等大批明軍沿著增江水道趕往龍門縣,與坐鎮在那裏的中權鎮匯合。

    大軍齊聚,沒有浪費任何時間,立刻就啟程出發,直撲長寧縣城。清軍原本的惠州鎮已經覆沒,甚至廣東的清軍也已經剩不下什麽了,此間留守在長寧縣城的無非就是一些本地的守卒,隻待明軍一露麵兒,立刻就剪了辮子向明軍投誠。

    長寧縣不戰而下,大軍穿城而過,直奔翁源縣城那裏。這時的翁源縣治所在並非是後世的九仙鎮,而是滃溪以北、九仙鎮以西的翁城鎮。明軍大舉出動,當地清軍自然是不敢攔截,隻得退守城池。

    翁源縣城始建於明順六年,此後曆代多有加築,至此時周圍四百六十七丈,高二丈二尺;開三門,東曰施化、西曰通韶、南曰阜民,三門均修有月城及城門樓,另建有子城;全城建有敵樓二十一座,串樓四百二十三個;護城河深二丈,寬一丈。這些在崇禎十一年時由當時的知縣朱景運重新修葺過,倒也不存在年久失修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