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680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34

    永曆十一年三月二十三,零丁洋畔的南洋妃廟,從谘議局投票確定了褒封的請旨開始,經過了長達數月的修繕和擴建工作,在前不久總算是大致完成了主體的擴建工作。

    按照整體的設計思路,建築群仍舊矗立於大角山南麓,山上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原本的林木少有破壞不,更是設法從他地移植了一些樹木過來,將建築群環抱於大自然之中。

    宮殿的樣式是照搬湄洲媽祖廟修建的,那裏是媽祖的家鄉,那座媽祖廟亦是全世界媽祖廟的祖廟,故而如此。

    為了確保工程的有效展開,陳凱特意從福建請了負責維護、修繕湄洲媽祖廟的工匠與廣東的工匠協作。至此時,筆直、高大的承柱插入精雕細刻的柱礎之中,將巨大的梁木支撐起來。中式的梁柱結構,青磚紅瓦,顯得莊嚴肅穆。

    建築群主要由獻殿、正殿和寢殿構成。三殿之前,是為山門,門內殿堂裏供奉著千裏眼和順風耳的塑像,分別侍立於兩側,因為民間傳他們被後收複,成為給漁民預報海浪風濤信息的神靈。

    山門再往前就是牌坊,上書著的卻並非是原本的妃廟,而是直接寫著南沙後宮這五個金燦燦的大字。

    字,自然是位尊巡撫且作為營造的提議和主導者的陳凱親筆,可是花了好久才練好這五個字的,光是臨摹用的紙張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如今看來,倒是功夫不負苦心人,寫得確實頗有氣魄,彰顯了後宮的氣勢恢弘。

    不過,自家知道自家事,除了這五個字以外,其他的字寫起來依舊沒有太大的長進,書法水平的提升也僅限於這五個字而已。

    “估摸著下一步得到提升的就是名諱了。”

    陳凱如是想來,帶著一眾前來參拜的人員已經在牌坊前的廣場上等候吉時了。今正是一年一度的媽祖誕辰,隻是不似往年那般,要不官府組織,要不民間的士紳、商賈牽頭,此時此刻的廣場上已經被廣東的文武官員以及谘議局的議員們所占據,聞訊而來的其他士紳、商賈和百姓們則隻能在更外圍等候。

    計劃中的建築群尚未徹底完成,這幾個月的時間,陳凱調集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加班加點,才強強的完成了三大殿、山門、牌坊、鍾鼓樓、碑亭的營造,以及對廣場的擴建和平整。

    如此大規模的營造,勢必會有勞民傷財之嫌。但是,而今之廣東卻無有任何一人發出質疑和不滿,有的隻是不斷的有商賈、士紳乃至是文官武將們要捐獻財物以供營造之用。

    這,並非是陳凱的權利所致,逼迫得旁人不得不如此。來,還是媽祖信仰在中國沿海地區的盛行,尤其是文武官員和議員們,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來自於廣東、福建這樣的身份,有數並非這兩省人物,如曹從龍那般也多是出身江浙,與大海打交道甚多,可以是人人都信奉媽祖的。信仰深入人心,如今褒封得到了子的批準,擴建自然是理所當然。

    銀子,捐獻自然是少不了的,廣東官場自陳凱以下的文武官員和議員們捐獻了大量的銀錢,外加上士紳、商賈們的捐款,數量頗為巨大。隻是他們沒過多久就一個個的盡數被鄭成功比了下去。

    褒封之議以及營造後宮的事情,陳凱是專門寫信給鄭成功的,鄭成功對於谘議局並沒有任何表示,但是對褒封之議和營造後宮卻是非常讚賞,並且直接拿出了兩萬兩白銀出來,並且帶動了包括鄭泰、洪旭、陳豹等大批文武官員捐款。山門側的碑亭那裏有一塊捐款的碑文,正文以下的名錄之中,最上首的就是捐款最多的鄭成功,其次才是第二多的陳凱,以及廣東、福建兩省的大批文武官員、議員和士紳、商賈們的名諱和捐獻數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